APP下载

2014年辽宁某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5-12-06辽宁省北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排序类药物

辽宁省北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 彪

辽宁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韩佳容

抗菌药物是发展最快、上市品种最多,在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药物,对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随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增多,耐药菌株数不断上升,以及某些超级耐药菌的出现等,也给药品的管理、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难[2]。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如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后形成耐药菌株使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政府的医疗费用增长[3]等。本文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医院2014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医院药库管理系统查取2014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原始记录数据,根据《新编药物学》(17版)[4]对医院抗菌药物分类。统计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药物剂型、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DDDs和DDC等。

1.2 方法 分别收集统计分析2014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各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平均费用(DDC)及排序比等。并对排名前十位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DDD值是指为了达到主要的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新编药物学》(第17版)规定的日剂量为标准。DDDs=药品消耗总量/该药品的DDD值,DDDs值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5]。

DDC=药品销售总金额/该药品的DDDs,DDC反映患者使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

排序比=该药品销售金额排序/该药品DDDs排序,反映药品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表明同步性良好,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比值>1,表明该药在同类药品中的价格较低,市场份额较少,但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社会效益好于经济效益;比值<1则相反,表明该药价格相对同类药中的价格较高,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社会效益低于经济效益[6]。

2 结果

2.1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DDDs排序 根据专项整治要求调整后的医院抗菌药物种类,见表1。对2014年医院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所占总金额的比例约为50.87%、17.65%、7.59%。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不管是销售金额还是DDDs均居首位。

2.2 2014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DDC排序 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和销售金额均排第1位,在医院应用最为广泛。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列第1,其次为第1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后为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见表2、表3。

表1 2014年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DDDs排序

表2 2014年头孢菌素类药物销售金额、DDDs、DDC排序

表3 2014年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DDDs及排序比

3 讨论

3.1 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分析 由表1可见,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居第一,这可能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多数预防或治疗用药所推荐的可选或宜选药物相吻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特点是高效、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毒副作用低,加上价格等各方面因素,导致该类药物成为首选,且适用于多年龄层患者。青霉素类药物总金额仅低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阿莫西林,以及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成的复合制剂,后者具有耐β-内酰胺酶的优点,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奥硝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无致突变、致癌性、致畸性。与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奥硝唑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原因是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相对于甲硝唑和替硝唑的消除半衰期更长,为14.4小时,减少了患者服药的次数,方便了用药。奥硝唑的治疗范围较广,尤其在妇科应用最为广泛,在细菌性阴道疾病的治疗中作用更为明显、治疗最有效。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的细菌仍可发挥抗菌作用,同时细菌对该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3.2 头孢菌素类使用情况 由表2可知,第3代头孢菌素DDDs值和金额均排首位,可知第3代头孢菌素在医院临床应用极广泛。第3代头孢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对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效,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基本无肾毒性。第4代头孢对革兰阴性菌、绿脓杆菌、厌氧菌作用强有效,对β-内酰胺稳定性最高,无肾毒性,但第4代头孢属于特殊级别抗菌药物,不可以常规使用,因此使用量也不很大。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随之迅速增长,有研究[7]报道,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的耐药率的增长趋势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3 2014年抗菌药物的DDC和排序比分析 DDC可以直接反映药物销售金额的高低,排序比接近1表明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由表3可见,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氨曲南及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DDC居前3位。排序比为1的药品为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排序比若远小于1,可能与药品价格偏高有关,金额排序靠前而使用频度并不大。即药品销售金额虽然很高,使用频度却不高,其日均费用也较高[8]。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排序比均≤1,说明医院在选择使用抗菌类药物时,除了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外,还需考虑药品的销售价格,以减轻患者负担。

综上所述,经过统计分析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总体控制良好,这与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考核等措施密不可分。为了更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用药物。临床上,对于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依据各药物的自身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药物价格、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并结合患者的个人体征、病情变化等因素,制定最佳给药治疗方案,方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1]钟国冬,屠建华.医院2006(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8):1653

[2]杜金焕,赵宜红.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80

[3]姜龙华,姜燕军.从伦理学角度剖析中国滥用抗生素危害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言,2010,5(15):69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

[5]张茜,刘丽萍,王媛媛,等.某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2015,19(1):181

[6]李蕊,王月,谢清,等.2010~2012年航天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0):880

[7]张丽华,尚谦,于庆萍.第3代头孢菌素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6,9(3):260

[8]林明琼.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2):134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排序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作者简介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