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作文现状及突围之路

2015-12-04李永海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突围作文

李永海

【摘要】农村学生平时阅读较少,积累不足,因而作文水平明显不高。本文试着从学生角度提出突围之路。

【关键词】农村学生;作文;突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文现状

1.作文历来是高中生的软肋,很多学生思想上怕写作文,能力上写不好作文,越怕写越写不好,越写不好越怕写,没有成就感,形成恶性循环。

2.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人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是因为作文见效慢,不如抓基础知识来得快。同时,平时的作文阅卷,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分值差距不大,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忽视,对作文是无为。无能为力,则是有的人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或者自己也不太清楚作文的教学规律,教学无整体规划,授课无系统,上课无重点,作文课时,布置题目,写完了事,或匆匆批改,草草讲评,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提升。

二、突围之路

学生突围之路:学生的有效积累之路、学生的写作积累之路。

(一)学生的有效积累之路

众所周知,写作需要积累,内行和外行指导学生都要求学生积累,但积累什么,怎么积累,却很少有人细说。笔者以为写作积累至少需要这样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积累;其次是素材积累,构思积累,语段和语言积累,范文积累,古诗词积累,名言名句积累;还有自己的习作积累等方面。

1.思想积累

思想是人的灵魂,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柔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因为有思想,才成为人。文章是反映表达人的思想。意者,文之帅也。没有思想的文章,即使再华丽,也不会动人。思想从何而来,对学生而言,可以从阅读中来,但更是从思考中来。积累思想,从思考开始。然而许多老师同学对此不够重视。笔者让学生先从常见的成语熟语名句中积累思想,既积累其本意,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验证补充,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加以辨析。如学生读到荀子《劝学》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一句,老师要求大家去思考这一句的意思。有学生谈这是说环境的重要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有学生说如果黄金“在涅,不会与之俱黑”莲,“出淤泥而不染”,可见关键不在环境,而在自身。还有学生说如果是藤蔓生麻中,扶也不直,其本性如此。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环境何时对我们影响更重要呢?有学生说到“孟母三迁”与青年毛泽东在闹市读书,得出结论,幼年时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到成熟以后受到的影响较小了。我再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学生认识到幼年时意志习惯品德等尚未养成,所以尤其要重视外界环境。还有学生说不一定是幼时,有的成人意志不坚定,同样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更有学生能进一步说人的成长,可以用适度的不好的环境去磨砺。这样的思考,已经非常深入了,又如对东施效颦、揠苗助长等成语的思考,都要教全面深入的理解。长期如此,思考思维训练,养成思考的习惯,思想也随着在其中了。

2.素材积累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可以来自于各类书籍,还可以来自于教材。当然,对素材的积累,不可以只是浏览过,最好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炼过、分析过、思考过,摘录下来。否则,会一无所获。不少学生读过很多的“素材大全”“作文素材”之类,到了写作时却感到腹内空空,无从下手,就是这种原因。

3.构思积累

文章的构思是更好地体现文章的手段。好的构思来自于平时的阅读,尤其是名家文章的阅读,教材中文章就是最好的范例。教师在授课时不可忽视,不会忽视,学生如果能从每一篇文章中有所获,就是很好的构思积累。

4.语段语言积累

优美精彩的语段很多,有的写景如在眼前,有的写情真切动人,有的哲理意蕴深刻,这些都是我们诵读的重点、模仿的对象,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宋人黄庭坚所谓“点铁成金法”是也。人类之所以伟大,因为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语言积累包括名言名句积累、古诗词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历代先贤的语言思想精华,是我们写作丰富的养料。语言积累中还有语言风格的积累,如本色语言、华丽语言、诗意语言、方言等。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写自己熟悉的文章。

5.范文积累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作家起初也是腹中先有几百篇文章打底。因此范文积累必不可少。优秀的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但我以为最好是名家名篇。因为“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是得下下矣”。名家名篇从各个方面当然要优于学生习作。当然,范文积累,不是为了抄袭,而是一种涵泳,在涵泳中提升自己,潜移默化之下,自有提高。另外,范文的类型要广泛丰富一些。

(二)学生的写作积累之路

1.从模仿到创新

模仿是天赋人权。亚里士多德说,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塞万提斯认为:“小说家所有的事只有模仿自然,自然是它的唯一范本。”当然,模仿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我们可以模仿作品的创意,比如模仿《背影》,不必都是父亲买水果,写出其独特的背影即可。可以模仿他人的生活。因为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不够,很难有丰富的体验,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另外还可以模仿别人作品的意境等等。但是请牢记,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写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2.有所思即动笔

有所思考,有所触动,立即写下来,诗鬼李贺的锦囊便是如此,条件达不到,也要在当天写下来。否则,如竹篮打水,终是一场空。

3.修改——让文章合乎己心

许多人自己文章写完就结束了,写的文章便再也不看了,有人会发现这文章好像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甚至自己要表达的想法没有表达出来。这些就要靠修改了。修改还可以给文章添些花边,让我们的文章亮起来,否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总之,积累实质上是读与写,只不过中学生读的要是精品,是要精读、思考、感悟、记诵。有了这样的积累,作文对于学生而言,斯亦不足畏也矣。

至于教师教学突围之路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突围作文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