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与方法齐飞,提高小学阅读有效性

2015-12-04廖红卫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兴趣有效性

廖红卫

【摘要】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农村小学的学生阅读现状却不如人意。我们要以阅读兴趣为起点,让学生爱上阅读;以阅读方法为着力点,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阅读;有效性;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农村小学从教三十多年,却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的有效性呢?

一、以阅读兴趣为起点,让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活泼好动的特性让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较长时间的阅读,同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完完整整地读一本并理解其中内容的极为少见。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资源有限,学生也很少有条件支持去购买书籍,有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学习习惯较差,对待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作业都是被强迫完成的,让他们主动去阅读那简直是妄想(动漫书除外)。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我们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从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这些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趣味性浓的书籍往往让他们爱不释手。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涉及的成语或典故,给学生讲讲相关的故事,这也能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还可以在课前开展讲故事等阅读交流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讲述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的故事、成语故事,或是对某本书、某个故事的体会。我先安排了平时班上表现积极且阅读面广的学生,他的故事讲得很成功,这引来了很多学生羡慕的目光,也增强了他的自豪感。其他学生也希望能通过这个舞台来表现自己,于是他们开始为下一次讲故事做准备,这就促使他们开始进行主动阅读。后来,我又让讲故事的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来讲,你希望告诉他人什么道理,或者听故事的同学收获了什么,这样由浅及深,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都相应的得到了提升,阅读氛围渐渐浓了。

二、以阅读方法为着力点,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得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更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

首先,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学会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张天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我们要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热爱!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教会学生根据情感如何处理轻重、快慢,也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常见的朗读形式还有分角色读、小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在多样化的“读”中品味语文。还可以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不仅如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辨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

其次,探究文本,让学生学会研读内容,读懂文章,读出思想。所谓研读,就是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这种深度阅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水平,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再次,精读语段,让学生学会赏析用词之巧妙,读出语言美。传统阅读教学中有一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如比较句子的异同、将句子补充完整、换词训练等。我们要采用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形象,培养敏锐的语感,学会体会出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赏析用词之巧妙,提高阅读能力,若能因此逐步学会遣词造句,又能作用于写作。如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出示了句子进行比较:①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②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③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钟声都听得见。这三句话都是通顺的,但有何不同呢?学生很容易发现,词语“冷冷清清”“滴滴答答”被拿掉了,学生很容易分辨出添加了括号里的词语会使句子更美。这时再深入引导:用上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 么?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巧妙用词的魅力,体会到了文章的高妙之处。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东海不计细流,故能成其深。阅读非一朝一夕之力,我们要让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得益于阅读。

参考文献

[1]董九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教学参考,2010(9).

[2]徐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吉林教育:综合,2010(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兴趣有效性
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之“朗读、默读、诵读”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基于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漫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