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2-04陈越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陈越

【摘要】小学语文高校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吃透教材,充分解读文本,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充足准备;要善于补充教材,注重课堂内容的多元化;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逐层递进实现目标;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身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余文森教授曾经做过很通俗的解释,他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然而具体就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一开始的不明白到渐渐明白,从知道的不多到知道的多,从不怎么会到学会;而在情感上,就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现如今,伴随“高效课堂”方针的提出,如何营造高效课堂就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了。

一、课前吃透教材,充分解读文本,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充足准备

备课是每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把握教材,与文本对话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立足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结合可获得的教学资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纵观名师课堂教学总结的经验发现,教师课前对文本有着怎样的解读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曾说过,她每次备课都要将文本反反复复读上许多遍,去品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从而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内化之后,再转换成贴合学生生活的语言去感染熏陶学生。小学语文备课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重视课文的词句,甚至对文本的一些标点符号、课文标题都要认真仔细推敲。因为它们都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作者的意图,体现文本的重难点。吃透教材还要从教材整体出发,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的教学点都要心中有数。

二、要善于补充教材,注重课堂内容的多元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进行课程设计,但是却不能仅仅围绕教材授课。我们知道,如今的时代迅速发展,青少年的思维都很活跃,他们在课堂上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因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收集大量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活用教材,不把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知识,要让学生在更加自主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如老师们在讲授《木兰从军》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需要适当补充古代等级制度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花木兰作为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意识到花木兰是古代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女英雄。而老师们在讲授《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要注意除了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重难点,理解农谚的含义,还要对猴子的表现进行适当的拓展,满足学生多元化思维的需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它最终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的想法很多,这样就能表现出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彰显他们的个性差异,课堂的气氛也会更加活跃,这就促进了教材内容的有效拓展。

三、制定目标,逐层递进

一个班上,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差别,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要参考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时,要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归类,从而确定不同层次递进的学习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尊重个体化差异。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该依据文本设计一些内容新颖、形式直观的导课。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喜欢夏天吗?喜欢啊,现在呀夏天来啦,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主想象、回答,填写句子,仿佛真的来到了夏天。老师又问:“夏天听到了你们的话,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小姐姐,你看!她正热情的问你,你想变点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五、提高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媒介,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取新的知识的。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述深刻难懂的内容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教学内容的效率,同时,教师语言的生动优美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常能看到,那些有经验的教师们上课的语言总是抑扬顿挫、充满吸引力。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于高效的追求并不是指盲目地推进课程进度,而是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结合小学语文的基本特征,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审美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

[3]赵华如何创设情境进行小学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35).

[4]徐向阳.艺友制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教师版),2010(1).

[5]李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