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误区与应对思考①

2015-12-01曹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管理者管理工作

曹坤

(吉林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随着体育院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体育院校的招生也在不断的扩大。体育院校专业在不断的拓展,学生中有学习理科的、学习文科的、学习艺术类的,但大部分是从小就学习了体育专项的,通过高考和独立招生,步入了体育院校。这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个性强,生性活泼,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大学的教育内容、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有的理解,有的受到拘束,有的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体育院校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需要学生管理工作的逐步跟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的文化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多年来,对体育院校学生的管理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和其他普通大学一样,按照大学规范去管理;有的认为难管,顺其自然。体育院校学生管理是体育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体育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各体育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依靠体育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们来完成,这就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挑战,优秀的管理者进入学生管理工作的角色,要规避学生管理的误区,积极思考对策,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水平。

1 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误区

1.1 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对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主要表现在:(1)管理考核评价的方法缺乏体育的特点,各个考核环节也没有体现体育的特性,造成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的慢,大学四年,获取的知识有限。(2)考核评价体制和普通院校类似,没有突出专业特点,没有明确细分需要考核哪些专业水平,那些文化素质和那些技能。考核评价还停留在普通学生的表现上,在考核时管理人员比较难把握应该考核哪个方向。(3)考核体制缺乏创新性。考核基本是教师、辅导员的内部评价,所以透明度不够高,造成了考核结果的信任度不够高,限制了学生实际发展空间。

1.2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

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管理者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者仍然用着过去的管理方式,觉得过去的管理方式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对学生有用的管理办法,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仅仅利用原来的管理办法已经解决不了现在出现的新问题,所以必须得改变原来的管理方式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新的问题。(2)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比较片面,缺乏了解。管理者觉得自己是老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很自然的会要求学生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大部分的管理者觉得只要解决好当前遇到的问题,整个问题就解决了,很少关心学生在整件事情中是否遇到了其他的难题,这部分解决了是否还有其他问题仍然困扰着学生,因此大多的管理者只是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实际并没有帮助学生解决根本的问题。

1.3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院校中,教育培养好学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爱好、学校兴趣、学习步骤等,来编制教材和设计适合管理学生的管理办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主要是以自己为主体,在自己的主导下来制定对学生的管理办法,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要坚持“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的原则,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超越自我,发现自我,从而体现出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价值。

1.4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如:生活、学习、感情和就业问题等,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业问题之外,还要多照顾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一个好的管理者应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沟通能力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应该掌握的重要的能力之一,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管理者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当前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怎么样去协助解决等,而在目前的管理生活中,学生和管理工作者直接的交流比较少,部分学生对管理人员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什么事情也很少主动交流,大部分学生对管理者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觉得如果自己做的不好会被看不起,反而失去自信心,对于管理者来说,以为学生既然不和自己主动表达自身所遇到的困难,肯定自己已经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种没有互相交流,只是互相以为的情况,造成了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错觉,长期的缺乏沟通使学生感觉在遇到困难时很无助,老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2 对学生管理工作误区的应对思考

2.1 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体育院校要提高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才能正在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管理水平,因此在建立考核机制时要做到:(1)比较严格规定管理者的考核机制,建立多个方向的考核方法,摆脱单一的考核方法,规范考核的各个环节,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例如:辅导员要有管理者的考核内容,也要体现教师的考核内容。(2)学院要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考核步骤,细分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明确规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属于什么级别,让管理者在工作中能够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位置。(3)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制度,鼓励管理者都参与到考核过程中来,从而提高考核结果的公信力,让优秀的管理者带动更多的管理者一起进步。让学生参与考核评价之中,学生在被考核和参与考核的活动中,受教育。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体育院校在管理学生时比普通的院校管理更加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体育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体育运动教学和文化课程教学,大部分的学生除了文化课程的压力还有体育专项技能竞争的压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要讲究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管理者应该占住学生的角度来为学生解决困难,排除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会遇到比赛压力、伤痛压力、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变的根据敏感和脆弱,管理者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抚平学生在学习中的信赖创伤。[2]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思维方式、爱好习惯等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体育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就进入了专业的训练队或者参与到集体的生活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具有明显的团体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性格都比较相似,进入大学生活后,管理者普遍认为对学生进行团队管理是一个比较简单和有效的好方法,在管理学生方面还是以团队为主,长此以往的团队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限制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因此在对于大学的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气质、个人性格、个人优势来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时适合学生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自己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学习变的更加优秀。

2.3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困难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的未来代表祖国的未来,而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管理好学生是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寻求帮助时,管理者应多了解学生的难处,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管理者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学生,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努力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优点,做到因材施教。

2.4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大学就是一个小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问题,因此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会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多重困难,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学会主动寻求管理者的帮助,把自己的困难告诉老师和管理者,从而获得大家和帮助;另外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也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现在多媒体手段,主动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困难,通过经常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觉到管理者带给自己的温暖,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感觉自己和老师是朋友,更好的促进师生关系。

[1]黄贝.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1(2):111.

[2]张健.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127-128.

[3]刘义峰,郝一伟.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20-22,25.

[4]齐丰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体育时空,2013(19).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管理者管理工作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管理者,你会给下属多少反馈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窗口和镜子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