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标》理念对学法指导的思考

2015-12-01吕兵文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264422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法课标学法

吕兵文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264422)

基于《课标》理念对学法指导的思考

吕兵文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264422)

新课改更加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仅重视教师教得怎样,也更加重视学生学得怎样,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以此评价教师的教,促进教师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的提出进一步彰显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改理念。

一、理论辨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强调“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课标》倡导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在关于“学法指导”的讨论中,许多教师围绕“学法指导是不是等同于教法”,或者“学法指导是不是归属于教法的范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实学法指导与教法都指向了学生的学习,其终极目标都是改善学生的学习,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学法指导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学会某教材,直至会学,关注的重心是学生。

学法指导与教法和“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的研讨类似,指向是相同的,但有所区别,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目的相同,但视角不同。

学法指导的提出,更加强调了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课标》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学法指导,让教师进一步领悟什么是“蹲下来跟学生交流”,什么是“站在学生身后去教”。让教师深入思考:我们这样教学生能理解吗?学生不能领会我们的教怎么办?这必将引发教法的改进,促进教法进一步向有效性、高效性发展。

学法指导,引导教师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学生身上,进一步去审视教师的教法:教师示范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完成达到吗?这个练习的安排想让学生学到什么?学生能通过练习掌握本节课所教的动作吗?教学的重心指向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二、案例剖析

案例1:教师甲示范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时,让学生观察,第一次球投进了,学生一片啧啧声,第二次又投进了,学生又欢呼一片;同一个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师乙第一次示范,球没进,学生静寂无声,教师机智地引导学生“刚才是一次不规范的技术动作……”第二次再投,球进了,学生欢呼起来。分析甲、乙教师的示范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的达到了吗?案例显示出:初学一项技术,学生处于看热闹的阶段—技术动作好看不好看,不能有效地看门道—这项技术动作是怎么做到的,因此,在教师的示范过程中,学生最为关注的是热闹—球投进了没有,并不是门道—教师的技术动作!

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了学法指导的层面,即在教师做示范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达成“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的学习目标?当然是观察,如何观察即是这个环节如何使用学法指导的关键。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审视,不难发现: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是重点,即持球动作、手臂姿势、出手动作等。当然示范的技术动作中,球最好一次投进,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案例2:教师在讲述某技术动作前,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图片,学生观看后,教师进行提问:图片中的技术动作有几种?哪种是正确的?结果,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哪里出了问题?还是学法的指导层面出了问题。展示的几幅图片给学生的信息量很大,除非图片准确地展示出了所要观察的重点,否则学生很难把握。通过审视,我们也不难找到解决的策略:在学生观察前,给学生提示一下观察的要点,如,请看这几幅图片中的下肢技术动作有哪几种?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学生带着观察重点,或者说带着问题去观察,观察起来就比较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其观察效果肯定不同。

让学生去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或看技术动作挂图,要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就一定要关注学生观察什么,怎样去观察,即关注学生的学法—如何去学,才能达成教法的预设目的。

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的要领是“面对来球方向,双脚开立略宽于肩,脚跟微抬,两膝弯曲稍内收。双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击球时,手臂插入球下,蹬腿抬臂,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同时含胸、压腕、顶肘等动作协调配合,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技术要领接近200字,其技术相当复杂,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如果教师照此讲解,教法没问题,并且其技术要领十分规范,但对于学生而言,就难以领会。因为这个技术要领层次很多,包含了准备姿势、垫球手型、击球点、垫球部位等多个技术要点,初学者很难掌握。

怎么办?让学生听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就很有必要为其点明此技术中的诸个要点:准备姿势是怎样的,手型是怎样的,用什么部位垫球,击球点在哪里,用力顺序是怎样的等,并辅以示范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三、策略引领

1.点拨要点,启发学习。对于一项初学技术的学习,教师要点明要点,突出学习的重点,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学习。

如,示范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时,教师在示范前指导学生观察要点:手支撑的部位和手型、腿上举时机和位置、肘部位置等,启发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从而较好地建立完整动作表象。

2.分解技术,突破难点。对于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学习,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分解,化解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击破各个难点,由易到难地掌握。

如,少年拳(第二套)的跃步冲拳动作,初学技术动作时就进行完整练习,学生很难完成,应将技术动作按技术结构予以分解,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跃步、跃步如何成仆步、仆步如何成弓步,然后进行完整练习,学生就会比较轻松地学会跃步冲拳,并且动作结构完整、规范。

3.分层教学,关注差异。对于需要一定基础的运动技术的学习,教师要注意依据学生的技术基础分层指导,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学有所获。

如,足球头顶球技术的学习,有的学生足球技术比较扎实,在上课前已经能很好地完成头顶球技术,有的学生对足球技术接触较少,完全没有接触过头顶球技术,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有的学生掌握头顶球技术较快,有的学生掌握动作比较慢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分层指导,对技术掌握较好的或者掌握技术较快的学生适当提高学习目标,如,尝试学习鱼跃头顶球射门技术;对于技术基础差的或者掌握技术较慢的学生,适当降低学习目标,如,能在原地将同伴抛来的球用头顶球技术射门;对于大多数学生可以这样设计学习目标:能在运动中将同伴抛来的球用头顶球技术射进球门。这样一来,可以让学优生吃好、学困生吃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4.以优带弱,合作互助。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程度不均衡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分层指导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体育骨干掌握技术动作快的优势作用,利用学生之间更为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让学优生帮助、启发学困生,引导体育骨干辅导学困生。

如,长绳绕“8”字的教学,让一名学优生带一名学困生,同进同出,并用语言提示,有利于学困生较快地掌握进出的时机,从而学会长绳绕“8”字跳法。

5.情境渗透,润物无声。对于学生认知基础较差,专业术语相对较生涩的运动技术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教师可以多运用情境教学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愉快的玩乐中逐步掌握运动技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如,小学三年级的前滚翻技术教学,教师利用“低头看天”、“看谁坐得快”等游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低头团身、向前滚动等技术,逐步掌握前滚翻。

学法指导重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倡导以学生的视角教技术,教法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法的作用,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法课标学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