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区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015-12-01莫豪庆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2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江干区教研体育教师

莫豪庆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20)

探索区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莫豪庆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20)

一、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1.教学基本功演练

通过教学基本功的演练,促进体育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技能与运动技能的主动学习,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提高教学素养,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区体育教学基本功演练已经成为常态培训途径之一,每个学期都有基本功培训,演练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引发教师主动参与的欲望。

2.主题课堂教学研讨培训

在实践操作中,以同课异构为价值的主题培训活动,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如,浙江五城区联合体育教研活动中“足球正脚背踢球”的同课异构的培训活动;以单元教学为思路的主题培训活动,例如:水平二《跪跳起单元教学》分别有三位老师来上课进行教研活动。从不同练习手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开展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研活动课;以中小学衔接为系统的主题培训活动,开展以“中小衔接·系统教学”主题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小学与初中不同四个课例的形式展开等。

3.师徒结队活动

在实践教学中为每个学员安排一位导师,到各实践学校听名师的授课和评课。在名师引导下观摩与参与“浙派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学员把理论学习期间学到的先进理念和课堂教学能力主动运用到实际课堂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开展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专业提升

1.以课题研究为引线

即围绕课题开展教学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接受“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立足教学问题课题化、课题培训化的形式,引领教师主动发展。使江干区的教研活动实现课题化的操作模式。如,小学以“教材学习为载体,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课题;中学“关注学生,提高体育教学技能”课题。通过课题的形式,细化教学教研与培训,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运用和把握能力。

2.以行动研究为导向

行动研究是以实践作为研究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师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围绕教师实践问题来培养,围绕实践中的问题来进行主动研究。以解决问题的为途径,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实施策略。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和素养的提升。如江干区中小学体育教研课题《体育教师讲解示范的有效性》,来源于一线教师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通过实践培训、研究和反思,服务于一线教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加速提升教学能力的素养。

三、推进区域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培训+片区培训+区域培训

实施校本+片区+区域整合的培训活动。例如,2012学年第二学期江干区小学体育“联片区域教研”活动,采用“分片区域协作引领,推进校本教研,增进共同发展”的研究策略,为年轻教师搭建主动发展的平台,提升年轻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并有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主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2.跨区联合研讨

让教研活动走向省内互动,如江干区—丽水莲都, 江干区—滨江区、江干区—下沙开发区、江干区—富阳临安、杭涌嘉温五区县联合教研活动、江干区城市新区教师研训联盟活动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区域联盟形式,拓展教师课堂教学视野,增加教师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师能力。

3.网络交流与共享学习

以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网络为交流平台,以合作交流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虚拟共同体。如,江干区要求全体体育教师加入浙江省体育协作组和中国学校体育QQ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体育教学中遇到问题的交流,通过中国学校体育的草根论坛BBS交流,让一线教师了解体育教学最前沿的知识,提高教师交流、写作、科研的综合素养能力。

4.校本研修+教研员轮流入驻培训

江干区重点加强校本教研和片区教研活动,教研员根据教研计划,轮流参与各校、各片区的教研活动,有效指导学校体育校本教研与培训活动正常开展。一线教师有了更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纷纷主动、积极地突出课堂实践问题。校本研修途径是一切培训的落脚点,重点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主动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基于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急需提升的5种教学能力是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它包含了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体育专业特殊能力中的绝大部分能力,是一种综合教学能力,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点和关键。作为体育教研员,应该始终抓住重点,不断丰富与优化培训活动的途径与载体,激发区域体育教师专业主动发展,有效提升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莫豪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理事、杭州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江干区“名师”;曾获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体育卫生先进工作者、杭州市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直以来致力于学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并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参与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规范(学科教学建议)研制和新课程教材教参编写工作;在省内率先开展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和教学质量检测研究。近年来,多篇论文获得省、市一等奖和发表,在体育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江干区教研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爱的马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春晖社区举办夏日游园会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江干区全市首创减负新举措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江干区:扩大街道人大监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