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培计使划(20命14)”必北京达教育学院培训盘点

2015-12-01陈雁飞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100009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培训者国培教研员

陈雁飞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100009)

—“国培计
使划(20命14)”必北京达教育学院培训盘点

陈雁飞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100009)

编者按:“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全面实施,“国培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国培计划”的重镇单位,承担了体育学科的培训,以实效性、专业性、引领性为主导思想进行教师培训,获得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国培效应。为了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培训效果,本刊对“学员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怎么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学员需要什么”等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及教师进行了讨论。同时,与北京教育学院“国培”参训学员一起回忆了“国培”培训的精彩。

“国培计划”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重大项目,是国家提升教师质量的示范性引领工程,是助力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提升体育教师专项教学能力的助推器。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国培计划”体育学科的重镇单位,2014年我们在承担教育部示范性“国培计划”项目中,始终坚守国培本色,追寻国培价值取向,探寻国培新模式,努力达成国培效应。

2014年,我们先后承担了“国培计划(2014)”——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体育班、初中体育班、小学体育教研员班和初中体育教研员班,以及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体育与健康班。培训以“专业引领、实践取向、开放创新”的理念为指导,体现了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的过程。同时,培训中注重以研究为纽带,以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角色转变为条件,将培训活动从学院的课堂延伸到中小学一线的办学实践、从培训期间的研究与学习延伸到培训结束后更长远的研究与交流的教师培训观念。

一、小学、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的思考点与落脚点

体育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师的顶梁柱,是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最基本体育教育的“中坚力量”,又是亿万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者,还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学生身体的责任人。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运动技能有多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就有多好,因为体育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体育素质,体育教师的理念决定着体育课改方向,体育教师的工作决定着体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构建了小学、初中体育班。

小学体育班以“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教与学”为培训主题,围绕师德修炼与理念更新、体育教学与专业发展、教学技能与专项强化、现场实践与成果凝练四个模块课程,通过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同课异构、课例和校园足球观摩、沙龙互动等形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理论与专项技能有机结合、转化与运用的能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师专项技能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拓展与再创造学生基本运动的能力,引领小学体育教师多元专业成长。

初中体育班以“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提升的方略指导”为培训主题,围绕师德修炼与理念更新、知识梳理与问题碰撞、专项技能与实践提升等四个模块课程,着力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一主多元专业发展,在区域学科教学中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旨在打造规范化、实效化、艺术化的专项运动技能传授优质课堂,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培养一批高、精、专、强的“种子”教师。

二、小学、初中体育教研员的思考点与落脚点

教研员是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群体,作为一支非常独特的专业队伍,他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帮助体育教师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区域性课程改革,总结推广体育教学经验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小学和初中体育教研员,是体育教师的一面旗帜,是体育教师的一个影子,也是体育教师的领头羊,因此提升教研员的德行素养和业务能力是当务之急。

培训聚焦“主题式体育教研的活动创新与能力强化”的研修主题,通过教研专题引领与提升、问题碰撞与微讲论坛、观摩体验与听评互动三个模块的集中培训,通过网络研修社区和微信平台等举措,通过课前15分钟“三小”(小问题、小策略、小故事)微讲,围绕谈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的举措、评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的想法、找找体育课让学生们“上瘾”的办法、想想“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行动四个热点主题,围绕教研员之角色职责、教研员之问题困境、教研员之专业素养、教研员之发展期待四个基本话题,基于各小组世界咖啡、主题讨论、论坛汇报等形式,进行思想、方法、技巧、策略的研讨碰撞,群策群力梳理了问题、分析了归因、厘清了要素、找出了方略。

通过10天集中培训,以拓宽体育教研员的专业视野,提升教研员问题诊断和专业引领的能力,分享优质体育教研经验,寻求结合自我的创新途径与策略办法,培养一批有思想特色、教研特色、专业特色的体育教研员。

三、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思考点与落脚点

在2012-2014年的“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中,教育部将体育与健康学科纳入培训研修团队体系之中。可见,培训者这一重要且特殊群体的业务提升和专业发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培训者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培训班的素质水平,培训者的理念决定着一个培训班的定位方向,培训者的教学决定着一个培训班的研训质量。

根据项目指南要求,对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骨干培训者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提升其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能力、培训方案设计能力、培训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能力等,打造高水平专职培训者队伍。此期培训学员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以“聚焦研修主题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主题,设培训师引领与提升、培训课程设计与诊断、体育课程教学与问题三个模块,围绕学员喜欢什么样的课程、怎么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学员需要什么、我们能给培训学员什么的研讨话题,采取“团队拓展”、“专题研修”、“参与式教学”、“问题现场诊断”、“小组研修”、“世界咖啡”、“微信提问与现场对话”、“现身授课与北京市骨教师同台微课PK”等方式,集中完成60学时的培训任务,丰富培训者的素养与主题研修研究行动,提高培训者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的迁移转化、业务实操能力,让各类体育教师培训“可爱”起来。在全国兄弟院校中树立了授人以渔、引领示范、培训金钥匙的影响。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体育课程永不变的目的就是“锻炼青少年的身体”和“学习用于健身和娱乐的运动技能”,还有“利用体育的教育特性优化青少年的品行”,而体育教师永远不变的使命责任就是“通过具有相当负荷量的身体练习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和接受品行教育”。在当前学生体质出现严重问题、体育课失去体育特性、失去身体锻炼价值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培训者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五年培训规划中,使命显得更为沉重,更不能懈怠自己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学生身体的责任,更不能懈怠身为体育教育者和体育人的责任。

陈雁飞,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玄宇艺术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核心组成员,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多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和学术性文章6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教师用书30余套种,并先后获得国内外高层次科学论文报告会及各级表彰奖项10余项。在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基础上,将培训项目辐射到全国,先后受市教委委托承担了西藏拉萨、四川什邡、广东南海、内蒙鄂尔多斯等委托培训,对来自全国29个省市2万余名音体美教师进行了高端培训。曾被评为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高校育人标兵、北京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培训者国培教研员
“国培计划”典型案例的培育与提炼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回访调研夯实“国培”基础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牵手国培幸福成长
从教师到培训者
我的国培“心” 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