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2015-11-28鲍锋

今日海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考验党性规矩

□鲍锋

深言论

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鲍锋

规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不讲规矩则将动摇执政党根基。

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至少有14次言及“规矩”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员干部是否讲规矩,已经被放到了党性、忠诚这两个终极坐标上来观照。

有媒体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8个重要场合谈规矩。如,2012年11月16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强调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召开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党建专家周淑真指出,总书记反复强调“守规矩”,是党的思想理论上的一次“突破”。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规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规矩的一系列论述,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近年来,一些地方窝案串案频发,出现塌方式腐败。一些人在党内搞人身依附,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抱大腿。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严重,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恶行令人发指!有的领导干部神通广大,办了好几个身份证、几本港澳通行证、因私护照、外国绿卡,有的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国外去了,从不向组织报告。甚至有少数干部不与中央保持一致,搞团团伙伙和拉帮结派,抵制中央决策和决定。

讲规矩,守纪律,反腐败,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从坚决查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绝不封顶设限,我们党以铁腕反腐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了今年反腐倡廉工作的四个重点要求,描绘出了未来反腐工作的“新路线图”,更强调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是为破,建章立制是为立。所谓“破”,就是破除已经过时的,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旧的体制与机制。反腐作为破除利益藩篱、激浊扬清的利剑,也需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所谓“立”,一是要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二是要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和规范审批流程;四是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破除国企监管疏漏的弊病。

讲规矩,守纪律,反腐败,聚人心。经过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党进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进入风清气正、生机勃勃的发展新境界。

猜你喜欢

考验党性规矩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眼力大考验
“按规矩办”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眼力大考验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女佣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