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农村基层服务体制必须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2015-11-28王习明

今日海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服务中心公共服务

□王习明

【专家视点】

创新农村基层服务体制必须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王习明

临高县在全县建立了“零公里”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农村便民服务体系,使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种服务,深得群众的赞许和支持。临高经验表明:农村基层干部要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群众的平台和手段,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都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组织,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在农村社区建立服务中心,使农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种服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因为服务群众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农村中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的困难;在广大中西部农村,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就是留守村中的老人、妇女、儿童,他们出村办事会遇到各种困难,非常需要公共服务进村入户。

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转变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向下延伸,在村庄内设立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证照代办、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政务服务和购物、科普教育、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一体化”综合服务,而且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体制机制。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资源下乡的分配机制,提高农村的自治能力。在干部、技术员、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方面,应尽可能向农村基层倾斜,以激发和培养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治能力,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精细化社会服务。

其次,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整合的管理机制,提高乡村社会的网格化服务水平。

应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种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县、乡、村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网络,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将行政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100户左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网格员提供的键对键、面对面代办协办服务。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服务中心公共服务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股东大会知多少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纠纷调解知多少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