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经验及启示

2015-11-26马晓东新疆大学何伦志

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11期
关键词:足迹贸易出口

马晓东 新疆大学 何伦志

日本是全球公认的低碳贸易大国,低碳贸易已成为其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成功之处在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推动。从政府层面讲,政府制定财政激励措施、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建立碳足迹产品认证体系、积极发展低碳外交,促进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从企业层面而言,调整企业产品出口结构、降低流通环节碳排放、加大低碳基础设施及整套系统产品出口、积极开展碳足迹认证。然而,与之相比,我国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却面临高耗能、高排放“双高”产品过多、低碳产品大规模出口将加剧国内碳排放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为此,我国应借鉴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经验,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日本是较早提倡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发达国家,其低碳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充分发挥其先进的低碳技术优势,采取提高商品标准等技术性壁垒限制本国企业进口,保护本国制造企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纵观日本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已成为其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奉行对外贸易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经济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追赶和超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这种出口导向型对外贸易战略引导下,日本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本开始反思过去经济发展方式,陆续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等环境法律法规,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对外出口贸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日本更加注重经济、气候、环境和资源之间和谐发展,并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积极倡导低碳出口贸易,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和贸易增长点。2007年,日本确定了“低碳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是实现日本“2050年低碳社会”建设目标的两个关键因素,并提出包括出口贸易部门在内的低碳社会最小化碳排放原则,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出口贸易遭受重挫,贸易金额出现严重下滑(见图1)。2009年,日本对外出口贸易金额为5804.65亿美元,与2008年同比下降25.80%。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将培育低碳产业作为振兴日本出口贸易及复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贸易领域推行低碳生产方式,实行生产过程碳减排约束指标。2008年,日本政府通过一份“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决议,许诺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碳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碳减排技术和资金帮助,以此寻找扩张在发展中国家低碳产品市场,为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契机。

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通过能源和环境低碳技术产品扩张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低碳技术贸易双边补偿机制,促进低碳产品和产业在全球产品市场扩张,为全球气候变化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虽然经过了2009年对外出口贸易动荡期,随后,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后金融危机时代刺激低碳产业政策,对外出口贸易出现明显复苏。2010年、2011年,日本出口贸易出现较快增长,与前一年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为32.7%和6.90%,对外出口金额分别达7700.46亿美元和8235.44亿美元;2012-2014年,日本对外出口贸易同比出现下滑,但仍处于复苏阶段(见图1)。

二、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国际经验

(一)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低碳产品贸易出口

1.制定财政激励措施,激励低碳产品出口贸易。日本政府充分意识到本国资源短缺,自身资源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以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此,日本确立贸易立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过去高碳粗放的对外贸易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低碳时代的要求,日本政府采取财政激励措施,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税收减免、融资优惠贷款等方式,极力提倡低碳生产和低碳贸易。2009年,日本政府决定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789亿日元用于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资助低碳生产、制造、研发、贸易等部门和企业研发和应用世界领先的低碳技术,在对外贸易领域推广和应用低碳技术,促进日本更多低碳产品出口,提高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为促进日本低碳产品出口,政府还出台低碳产品投资优惠税收减免政策,并对积极参与低碳产品生产、制造、研发企业给予融资贷款贴息政策,减轻企业低碳产品生产和出口成本。

2.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便利低碳产品出口贸易。为促进日本与海外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以及加强企业之间的商务合作,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建议和信息服务支持,日本成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专门搜集发达国家或新型工业化国家市场投资状况和投资信息,通过提供科学、客观、及时、详尽的海外投资市场服务信息,积极引导低碳产品出口。2014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白皮书》明确列举了海外某些国家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低碳产业部门,为日本低碳优势部门提供低碳产品出口信息,为日本低碳产品提供出口机会,促进日本低碳产品出口贸易。譬如,中国的核能生产设备、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美国的智能电网、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加拿大的生物柴油和塑料;德国的绿色家庭设施、绝缘材料;英国的可选燃料、能源管理产品、碳金融;土耳其的生物酒精;韩国的能源管理产品和建筑技术;西班牙的生物酒精和生物气,这是都是各国发展潜力产业,为日本低碳产业部门提供潜在的销售市场。而且,日本政府每年还组织大量的低碳产品进行国际商品展览,将本国低碳产品顺利出口到目标市场。

3.建立碳足迹产品认证体系,提升低碳产品出口质量。碳足迹产品标识制度是针对产品(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回收)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严格控制碳排放水平,在产品各环节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在产品包装上予以标示碳排放信息,以便达到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排放产品,鼓励企业生产低碳排放产品,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目标。2008年8月,日本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国外碳足迹产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和实施碳足迹认证活动,逐渐演变为新的绿色低碳贸易壁垒。为顺应国际低碳发展趋势潮流,2009年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碳足迹产品基本指导方针和分门类别具体指导准则,对符合条件产品授予碳足迹标签,建立碳足迹产品相关的专门领导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联络委员会以及碳足迹计算和资料管理专门项目的碳足迹认证体系。

4.积极发展低碳外交,为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日本通过制定规则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以及资金资助的外交手段,促进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目前,全球并未形成统一的低碳产品贸易标准,日本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谈判契机,积极倡导、参与低碳产品贸易准则的制定,为本国出口企业争取更多有利于产品出口的低碳贸易规则。比如,2009年,联合国第十五次有关气候变化会议上,日本试图与参会各方通过一项公平有效的2012框架协议,获取全球环保主动权,争取更多低碳产品出口。发展中国家低碳排放市场潜力巨大,拥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为发展中国家输入先进低碳技术和提供资金援助,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设备更新和升级;另一方面,更利于日本低碳技术和资本输出,为日本出口企业低碳产品输出开拓国际市场。

(二)企业层面:主动参与低碳产品贸易发展

1.调整企业产品出口结构,挖掘低碳产品潜力销售市场。企业是低碳贸易实施主体,对一国低碳贸易转型至关重要。首先,日本企业主动适应低碳产品贸易要求,积极引进、吸收、创新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在产品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废弃物回收等过程中,都严格按照低碳排放标准,尽可能减少各环节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低碳产品质量和国际贸易竞争力。其次,日本企业成立专门的国际市场调查和研究机构,及时跟踪国外市场动态,挖掘国外低碳产品需求潜力市场,增强日本国内出口企业的低碳产品供给动力。

2.灵活处理运输方式,降低流通环节碳排放。日本企业不仅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低碳化,而且还注重产品流通环节低碳化。日本将减少产品流通环节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作为新的国际低碳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日本属于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对外贸易通常采取海运方式将产品运达目的地。同其他发达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比,日本在运输环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运输效率和保护环境更具有竞争优势,为此日本出口企业将运输过程中减少碳排放作为监控重点。例如,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率先在全球开展船舶二氧化碳减排研究,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预期在当前集装箱碳排放基础上减少69%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划到2030年完成名为“日本邮船超级环保船2030”集装箱船。

3.加大低碳基础设施及整套系统产品出口,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相比较出口单一的低碳产品或某一零部件而言,出口低碳基础设施和整套低碳系统设备更具有利润空间,而且更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低碳产品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系统集合整体功能。日本出口产品一般以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为主,在产品生产和制造等方面拥有先进的低碳技术和高效率优势,并且企业还可以借助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遍布海外的市场信息搜集网络,研判潜在的低碳产品销售市场,不断在低碳产品需求国推广日本拥有优势的低碳技术产品,尤其是环保节能、核能、高速铁路等优势产业。例如,2011年,日本国际核能发展集团充分利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网络信息与越南签订具有传统技术优势的核能工厂建设项目。

4.积极开展碳足迹认证,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在低碳经济风靡时代,人们对环保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低碳意识已深入人心。低碳产品因标有产品生产各环节碳排放信息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产品销售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为此,日本企业为保持自身产品竞争力,积极参与政府构建的碳足迹认证,获取政府授权的碳足迹标签,使商品顺利上架各大商品销售市场。自2010年日本第一批碳足迹标签产品上架销售以来,截止2014年年底,日本共有300多种通过碳足迹标签认证的产品销售。其中,有部分产品销往海外,从长远看,通过日本碳足迹标签的产品在国外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我国低碳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一)出口商品结构中,高耗能、高排放“双高”产品过多

根据国务院、海关总署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以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部分高端制造产品(运输工具、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占比较少,在出口商品结构中,高耗能、高排放“双高”产品过多。一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占据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半壁江上,出口金额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 6.4%,占我国对外出口总值的57.7%;纺织品、玩具、箱包、塑料制品、鞋类、服装、家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金额达6291.6亿元,同比增长 6.1%,占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总值的20%。可见,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机电类商品在所有出口商品中不仅出口量最大而且碳排放量也最大,而且纺织和塑料制品类也都属于高耗能行业。

(二)低碳产品大规模出口,将加剧国内碳排放

当前,我国低碳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规模并不小,其出口比例位于世界前列,甚至超越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大国日本。据学者Joong-Wan Cho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2010年中国气候型保护产品出口比例达36%,位居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位,而屈居第二位的是低碳日本大国所占比例30%。但这并未带来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大幅度减少,反而加剧了国内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占据世界光伏产品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生产光伏产品中所需的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属于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最终结果是将清洁产品输出国外,污染留在国内,加剧了我国国内的碳排放。

(三)低碳产品出口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货物和服务贸易协商机制能够为成员国提供减缓气候变化的清洁技术,是扩大贸易的一种手段和契机。但是,目前国际上并没有行之有效的低碳贸易规则,正好为低碳技术、碳足迹、碳技术标准、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横行留有空间。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统一贸易准则未出台之际,对国内低碳产业进行不恰当地进口贸易保护,低碳产品出口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低碳产业发展和获取更多经济利润而给予财政补贴,以便增强国内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力,这将对我国低碳产业在国际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频率,这也与世界贸易组织公平交易原则相抵触。

四、日本低碳产品出口经验借鉴和启示

(一)政府层面:采取措施积极推动低碳贸易产品出口

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低碳产品出口贸易。低碳产品贸易涉及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才能调动企业参与低碳产品生产和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包括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对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征收环境税,对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出口产品给予出口退税优惠。其次,发挥财政补贴的直接调控作用,从财政预算中预设低碳发展基金账户,每年支取GDP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鼓励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产品推广,推动企业进行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再次,针对低碳出口加工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补贴和给予低碳产品出口企业所得税补贴。最后,从法律上给予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制度保障,制定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管理规则,使得我国低碳产品出口贸易有法可依。

2.完善低碳产品信息服务网络,打通低碳产品出口市场通道。我国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收集国外低碳消费市场信息情报系统,及时跟踪国外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低碳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寻找适宜我国低碳产业出口贸易行业,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出口贸易发展。政府部门拥有专业化、高素质工作人员,以及搜集全球低碳经济和发展潜力巨大低碳产业能力,并将低碳产业发展最新信息反馈给出口企业,及时生产全球需要的低碳出口产品。面临复杂的低碳贸易壁垒,政府应完善低碳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对最新低碳贸易壁垒规则进行解读,让国内出口企业理解其规则内涵,提高自身低碳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开发和生产低碳产品,促进我国低碳产品出口贸易。

3.建立低碳产品认证体系,促进我国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目前,我国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还处于积极探索和研究阶段,还未形成统一体系,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应该积极借鉴低碳贸易大国日本低碳认证体系建设经验,建立适宜于我国的低碳认证体系。2010年3月,我国环保部门与英国标准协会签署低碳认证体系合作备忘录;2014年,国家发改委部门会同其他部门也启动重点减排项目以及低碳认证制度研究活动,为我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出台提供前期准备工作。随着我国低碳技术日益进步,应建立相应的低碳技术标准、碳足迹标签等低碳产品认证体系,顺应国际低碳产品发展潮流。

4.积极开展低碳外交,获取低碳出口贸易更多的发展空间。日本通过亚太环境会议,希望掌握亚太地区环境保护主导权和话语权。同样,中国要促进低碳产品贸易发展,为未来低碳产品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主动参与国际碳交易和服务贸易机制谈判及规则的制定;积极举办国际性气候和环保会议,并以会议进程谈判为契机,参与国际低碳技术和低碳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发出自身低碳发展诉求,树立负责人低碳大国形象,展示我国低碳发展成果,获取低碳话语权和掌控权。进一步以举办国际商品展览为平台展现我国低碳技术和产品,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海外低碳产品市场份额,积极推进我国低碳产品外销,获取国外潜力巨大的碳交易市场。

(二)企业层面:主动推动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1.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选择潜力较大的出口产品市场。虽然我国低碳产品(光伏产业)出口规模也不小,但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以机电机械类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这些产品属于“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为此,我国出口企业应主动响应国家低碳产品生产号召,积极参与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结合自身企业所属性质,取得低碳技术突破的同时,注重低碳技术专利保护,防止专利侵权和经济利益损失。应限制进口高碳排放产品,鼓励出口低碳产品,挖掘有潜力的海外消费市场,依据海外市场消费结构,调整我国出口企业生产重点和方向,满足海外多样化消费市场需求。

2.积极开展低碳认证,主动应对国际低碳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名义,采取包括碳足迹标签、低碳技术标准等一系列低碳贸易壁垒措施,保护本国制造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工作起步较晚,大部分出口产品未经低碳产品体系认证,高碳排放产品常被发达国家以低碳贸易壁垒名义拒之门外,在出口环节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主动申请低碳产品认证,取得国家授权的碳足迹标签,对达到符合国外发达国家市场产品予以出口,树立我国低碳产品大国形象,极力避免发达国家低碳贸易壁垒。另外,还采取国外直接投资方式,扩大低碳技术产品出口。

3.加大船舶低碳技术研发,减少海洋运输碳排放。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便宜,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在运输环节海洋运输具有较大的碳减排缩小空间。据权威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2.3亿吨,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8%。虽然目前航运业并未纳入京都议定书碳减排任务范围,但国际海事组织正着手制定国际航运过程中碳减排规则,为气候变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当前,我国货物出口主要依靠海洋运输,低碳经济发展迫使航运业不得不进行碳减排。我国船舶制造业应学习和借鉴日本船舶发展经验,提高船舶运输低碳排放技术,完善低碳运输配套能力,走低碳绿色海洋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碳排放。

参考文献:

[1]施用海.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1(02):4-6.

[2]张宏,张海玲.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兼论对日本经验的借鉴[A].亚太经济转型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10:150-157.

[3]日本内閣府.低炭素社会づくり行動計画[EB/OL].http://www.kantei.go.jp/jp/singi/teitanso,平成20年7月29日.

[4]王厚双,安江.浅析金融危机后日本的对外贸易[J].日本学刊,2011(04):129-142.

[5]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关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EB/OL].http://www.jetro.go.jp/china/about.html

[6]王军.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低碳经济[J].世界经济研究,2010(11):50-55.

[7] Joong-Wan Cho. Opportunities in Expanding Green Trade in Climate-Smart Goods and Technolog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OL].www.unescap.org/tid/projects/lowe arbon_s2_cho.pdf,2010-10-13.

[8]中国报告大厅,201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EB/OL].http://www.chinabgao.com/stat/

stats/41396.html.2015-04-13.

猜你喜欢

足迹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成长足迹
足迹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足迹
贸易统计
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