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信息挖掘与利用

2015-11-25曲凯张丽颖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检索专利

曲凯,张丽颖

·讲座·

专利信息挖掘与利用

曲凯,张丽颖

编者按

近年,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促进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逐步推进,医药企业实现由仿制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保护科研人员的智力成果,申请专利是最佳选择。为了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医药及生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了解专利局的审查实践,更好地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我刊特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相关专家撰写了系列讲座,希望能够对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专利信息是重要的竞争性情报资源。对专利信息的挖掘与利用,是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把握市场方向的重要途径,也是避免专利纠纷、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1]。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来说,“专利悬崖”期已经到来。从 2012年开始,全球有 600余种药物在中国的专利相继到期,到 2020年,价值约 259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将失效,这对“仿研结合”为主要发展方式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是绝佳发展机会。而“首仿药”由于具有优先获得 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优先抢占市场的可能性而成为国内企业角逐的对象。在“仿研结合”的过程中,如能对专利信息加以合理、有效利用,将对缩短研发进程、提高成功比率、降低市场风险大有助益。

1 专利信息的含义与价值

对于专利信息,其与专利文献信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狭义的专利信息可以理解为专利文献本身所反映的信息,包括优先权日/申请日、公开日/公告日的时间信息;申请人、发明人的人物信息;申请国、指定国的地域信息;分类号、发明名称、摘要的技术分类信息;以及反映发明实质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信息。

广义的专利信息则进一步包含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是一种复合的信息[2]。对于技术信息,专利制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专利文献是传播最新科技信息的媒介,这是因为,“先申请制”使得发明人必须抢占申请的先机,发明创造总是先以专利文献而非其他科技文献的形式向外界公布,否则会影响其专利性。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显示,专利文献中包含了世界上 90%~95%的研发成果,且许多成果仅通过专利文献公开,并不会见诸于其他科技文献。因此,从技术信息能够跟踪本行业的技术动态、发掘技术空白区、判断在研产品的市场前景,必要时可以结合、吸收他人成果以指导自身研发。对于法律信息,授权后的权利要求书是判断是否发生侵权的法律依据,其划定了一项专利技术的时效性、地域性,因此,企业欲将一项技术或产品投入市场时,应当首先关注目标市场中相关专利的法律信息。对于经济信息,其能够指导企业在国际贸易、技术引进中规避侵权、掌握主动,分析和预测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了解竞争对手的研发动向和专利战略,以及挖掘潜在的合作伙伴。

2 专利信息的检索

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之前,应当先获得目标技术领域的目标专利文献,所述文献应当具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尽量不遗漏有用文献但又不包含噪声文献。检索是获得目标专利文献的主要手段,以下从检索数据库、检索入口、检索式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应当根据需求和目的选择数据库,如需要进行的是一项技术的专利性分析还是侵权分析,是对一项专利进行稳定性分析还是对一个领域的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等。涉及专利基础数据资源检索时,除国际局(www.wipo.int)以及美局(www.uspto.gov)、欧洲局(www.epo.org)、日本局(aipin. ipdl.inpit.go.jp)等他国专利局的官方检索系统外,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www.sipo.gov.cn)还开通了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该系统已于 2014年 12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免费提供中、美、欧、日、韩 5个国家和组织专利数据下载和更新,数据约占世界专利现档数据的 80%,因此是专利基础检索的有力工具。涉及专利法律信息检索时,可以使用的数据库包括 Westlaw(www.westlaw.com)、Lexis(www. Lexisnexis.com)和中文界面的万律(www.westlawchina. com/index_cn.html)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专用商业工具,包括 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Thomson innovation、STN、CA等,STN和 CA主要用于化合物检索。其中特别要对 DWPI进行介绍,其由汤森路透公司于 1951年创立,收录了全球 49个主要专利授权机构的专利文档,包括 2510万件同族发明,每 3~4个工作日更新一次。该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工标引来确保检索的更一致性和精确性,使用有限文字尽量完整覆盖专利重要信息点,其经过人工重新标引后的标题和摘要能够有效体现发明的范围、用途和新颖性。

其次,确定了目标数据库之后,需要根据分析的角度确定检索入口。常规检索入口包括标题、摘要、申请人、发明人、专利号、分类号等。不同的数据库的检索入口各有特点,例如我国知识产权局自主加工整合的世界专利文摘数据库(SIPOABS)能够使用英、德、法三语在摘要中检索。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对专利文献引用状况的检索,通常情况下,一篇专利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专利在领域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可以通过对专利被引频次检索获得核心专利。此外,分类号也是有效提高检索效率的入口之一。一个分类号如同一个“抽屉”,把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利文献归纳到一起,以 IPC中的 A61L15/00为例,其涉及绷带、敷料、吸收垫的化学方面及应用,该分类号下有 24 500余篇专利文献,如需要分析该领域的某项技术,可以先使用分类号划定范围,有利于明晰检索边界、降低检索噪音。并且分类号作为专利的分类体系有多种,包括 IPC(国际通用分类号)、UC(美国分类号)、ECLA、DC、MC(德温特手工代码)、FI/FT、CPC等。不同的分类体系各有特点,IPC偏向功能分类,MC则以应用为主,与现有技术有很好的对应,因此,在检索的时候应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再次,需要结合检索数据库、检索入口构建检索式。所谓检索式是对检索思路的表达,由关键词、分类号、逻辑运算符等构成。其中,布尔逻辑运算符中的AND、OR、NOT分别代表了关键词之间的与、或、非关系,一般在各数据库中是通用的,通配符或截词符则可能在各数据库之间有所不同。如在 DWPI中,w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紧邻;?代表0~1个字符;#代表 1个字符;+代表任意个字符。在检索式的构建中,除了逻辑关系的表达外,检索词的拓展对于检全、检准也十分重要。如在 DWPI中,对于“抗体”的英文关键词可以拓展为 antibody、antibodies、anti w body、anti w bodies、immunoglobulin?、immuno w globulin?、IgA、IgG、IgM、IgD、IgE等。

最后,检索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对于竞争对手、目标专利等则需要持续跟踪,关注其专利申请和审查状况,部分数据库和专用工具(如 Westlaw)能够以邮件的方式定期发送所关注专利的状况。

3 专利信息的分析与解读

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将检索获得专利文献通过加工、分析、整理、提炼出直观有序的专利数据,并进一步解读出专利数据中规律性、趋势性的信息,包括技术、法律、战略情报信息。

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的流程包括,首先应当对于检索获得的专利文献进行信息采集、清理和标引,再根据需求对专利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最后对专利数据进行解读,其中可视化的图表是更直观解读专利数据的方式[1]。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定性、定量、拟定量分析方法,涉及对申请量、IPC分布、申请人、发明人、区域、引证关系等分析[2]。

对专利信息分析结果进行解读的维度也有多种,举例来说,对申请量的分析能够用于解读申请趋势和技术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对申请人的分析能够解读竞争对手状况,对发明人的分析能够解读该技术的研发团队,对技术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分析能够解读专利技术流向,对引证关系的分析能够解读该技术的核心专利以及各公司间的竞争关系。

以下举例具体说明。

比如专利申请量与技术生命周期的相关性。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可分为技术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淘汰期,对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测算方法包括生长模型(珀尔曲线、饱和指数曲线等)、专利数量测算法、TCT计算法等[2]。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处于萌芽期时,企业的投入意愿较低,专利申请量与申请人数均较少、变化起伏大,专利共有或委托研究的状况较多;处于成长期时,技术有所突破,企业对于技术的市场价值有所认知而竞相投入发展,专利申请量与申请人数均快速增加,专利共有情况较少;处于成熟期时,技术和资本集中到少数巨头企业中,其大肆扩张专利申请、构筑专利壁垒,申请量激增但申请人数增加较缓;处于衰退期时,研发投入缩减,申请量与申请人数均降低。图 1例示了抗体药物在全球的申请量趋势分布,能够看出,其申请量在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大幅增长,90年代中期进入爆发式增长,21世纪至今都属于稳定期,其市场情况也基本符合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规律。因此,对专利申请量的分析能够解读出技术生命周期,进一步用于合理评估市场,选择进入与否和进入方式等。

图1 全球抗体药物专利申请量年度分布[3]

再如专利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分析。图 2例示了仿制药企(兰伯西、梯瓦)对原研药企(辉瑞)的专利引用关系分析,其中包括共同引用关系分析。共同引用往往意味着同质化竞争,因此,将共同引用专利作为重点,进一步分析兰伯西、梯瓦分别基于共同引用专利而新提出的专利申请,能够获知两个公司分别的仿、创方向。可见,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可以用于分析技术发展的方向或技术分支。此外,引用与非引用关系也可以用于分析潜在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譬如一个企业长期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存在引用关系,不排除之间存在合并或收购的可能。

再如对申请人构成比例的分析。对申请人进行个人、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构成分析,可以辅助初步判断相关技术的发展阶段。如一项专利技术的大部分申请人为科研机构,则该技术可能尚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大部分申请人为企业,则该技术可能已进入产业应用阶段。

图2 兰伯西与梯瓦共同重点关注的部分辉瑞专利[4]

4 专利信息的利用

企业通过检索、分析专利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对其进行挖掘,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市场、管理、研发信息。以下通过两个案例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加以说明。

【案例 1】 专利信息与企业自身创新点结合

某企业申请一项高效补钙胶囊及制备方法专利,拟请求保护如下权利要求:

“一种补钙胶囊,其特征在于按内容物 0.45 g/粒的规格制成 1000粒胶囊计,各组分及含量如下:碳酸钙 50 g、柠檬酸苹果酸钙 140 g、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120 g、硫酸软骨素 100 g、酪蛋白磷酸肽 20 g、维生素 C 20 g。”

能够知道,现有技术中补钙胶囊多含有骨碎补、大豆提取物等类雌激素成分,是通过纠正机体雌激素水平来减少骨质流失,所述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适宜于儿童、老人等人群。该专利的发明点在于,补钙胶囊中不含有类雌激素,而是通过补充特定比例的钙质来提高钙吸收率,因此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点。

如果该专利体现了该企业的技术核心,在申请该专利之前,企业的专利工作人员或研发人员至少应当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①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不使用类雌激素就能够有效补钙的相关技术?②请求保护的补钙胶囊中各组分及其用量、比例是否存在启示?③请求保护的补钙胶囊中各组分之间是否有协同作用?

第 1项工作的意义在于,确定本领域中是否存在与该专利发明点相同或相似的相关文献,可以在专利和非专利领域进行简单检索获知,如果有相关专利文献,所述竞争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认为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如果没有相关专利文献,意味着本企业在该领域中可能处于优势地位,该项专利具有较高价值;如果有相关非专利文献,所述文献可能是能够评述本申请不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的对比文件。第 2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如果本领域中存在与该专利相似的专利,在组分及其用量、比例有所不同的情况下,所述不同是否使得本专利的补钙胶囊具有更好的效果?如果是,本专利的补钙胶囊仍然可能获得专利权,并在进入市场后占据一定份额,如果不是,意味着现有技术中已经有效果更优的产品,可考虑停止研发或再行改进。第 3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对于药理的研究及实验结果不仅能对进一步改良产品提供有益支持,也可以作为专利申请、答复意见的理论支持或相关证据。

可见,在研发的过程中,企业时刻关注相关专利信息对于寻找技术发展点、克服技术难题、关注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规避侵权风险都是有益的。同时,如果前述三项工作的结果都是正向、有利的,该专利能够获得授权的可能性也较大,有助于在专利申请之前进行合理预期。

【案例 2】 如何延长核心产品生命周期

在核心专利即将到期的时候,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每个企业都值得思考的。赫赛汀(Herceptin)是迄今为止针对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最为经典的抗体药物,2013年的全球销售额为 68.39亿美元,但赫赛汀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的专利将在 2014–2015年到期。面临赫赛汀即将到期的专利悬崖,其生产商和专利持有者罗氏公司(Roche)是如何接续性的申请替代性产品的核心专利,并提高技术壁垒、降低仿制药对市场份额的挤占呢?

对于延长药品的生命周期,业界通常的做法包括改进质量、拓展新的适应证、转变晶型、改造核心结构、改变剂型等。针对赫赛汀的结构进行改造来提高活性或治疗效果是有可能的,但由于药物结构的改变通常需要重新进行临床实验和上市申请,虽然该进程可能由于在先结构已获批而有所加速,但仍需承担临床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和耗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因此,改变已有赫赛汀产品的某些特征(如剂型)就成为较为“安全”的选择[3]。

由静脉注射剂型改变为皮下注射剂型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比如更快捷、更方便,由于患者可以带回家自行注射,因此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但前提是皮下注射型需要具有与静脉注射型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制备单抗药物的皮下注射剂型并非易事,需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单抗药物的聚集、氧化、异构化、脱酰胺等。罗氏选择了与擅长药物制剂的哈洛齐梅公司(Halozyme)合作,2006年,哈洛齐梅公司授予了罗氏重组人透明质酸(rHuPH20)技术的独家特许权,以开发并商业化罗氏的赫赛汀新剂型。rHuPH20技术正是能够在皮下递送药物时瞬间且可逆的降解皮下细胞间的透明质酸屏障的核心,之后,2011年,罗氏申请了赫赛汀的皮下注射剂型相关专利(申请号:WO20111012637)。值得注意的是,哈洛齐梅公司的 rHuPH20技术是在 2009年之后才进行专利申请的,推测是基于专利保护和专利申请带来的技术秘密公开之间的利弊权衡。

赫赛汀的皮下注射剂型专利在申请初始就请求保护较小或者说较为合理的保护范围。以下是专利WO20111012637请求保护的权利要求:“药学活性抗 HER2抗体的高度浓缩的稳定的药物配制剂,其包含:①50~350 mg/ml抗 HER2抗体;②1~100 mmol/L缓冲剂,其提供 pH(5.1±2.0);③1~500 mmol/L稳定剂或两种或更多种稳定剂的混合物;④0.01%~0.08%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⑤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透明质酸酶。”

能够看出,权利要求对抗体种类、浓度、缓冲液、稳定剂等都作出了明确限定,同时该申请的说明书中也给出了确凿的实验证据对组合物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目的就是加快审查进程并确保能够获得授权。能够预期,赫赛汀的皮下注射剂型上市之后,由于其显而易见的优势,很有可能持续维持赫赛汀的原有市场份额,甚至可能挤占其他同类药物的市场份额。赫赛汀可能会籍该剂型获得“重生”。罗氏还同时申请了一项注射器专利,用于便携式皮下注射赫赛汀,这种专利组合也属于常用策略。

企业在拥有了核心技术后,在进行专利保护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对核心技术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专利保护,一项核心技术可以申请多个专利;第二,面临核心专利到期时,可以考虑老产品“穿新衣”,对已有产品进行提高质量、改变剂型等方面的改进;第三,由于专利具有“公开换保护”的特点,应综合考虑专利保护和技术秘密保护的利弊来选择专利申请的时机,对于具有绝对优势的技术,可以选择稍晚申请专利以规避技术抄袭和竞争,对于优势不明显的技术,应当尽早申请专利以占据有利地位,例如,国际上的原研公司一般在化合物专利推出 5~6年后才推出晶型专利,其目的在于尽量延长自己产品的保护期[5]。

本文仅梳理了专利分析的常规流程。具体到某个技术领域或某项专利技术,仍然需要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领域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检索和分析策略,并在检索和分析过程中合理进行动态调整,挖掘出有用数据,以得出定性、定量或者趋势性结论。

[1] Yang TJ.Patent analysis practice manual.Beij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2012.(in Chinese)

杨铁军.专利分析实务手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Li JR.Patent information and the use.Beij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2006.(in Chinese)

李建蓉.专利信息与利用.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 Yang TJ.Industry patent analysis report(Vol.28th)—— antibody drug.Beij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2014.(in Chinese)

杨铁军.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28册)——抗体药物.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 Zhang H,Liu GY.Strategy analysis of generic drug companies' patents.Chin J New Drugs,2014,23(1):11-16.(in Chinese)

张辉,刘桂英.仿制药企业的专利策略探析.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11-16.

[5] Shi Y.Dialysis foreign generic companies from hegemonic war of Cefdinir patent case.World Clin Drugs,2008,29(9):568-570.(in Chinese)

石瑛.从头孢地尼专利案透析国外仿制药公司研发争霸战.世界临床药物,2008,29(9):568-570.

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15.02.020

100190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曲凯,Email:qukai@sipo.gov.cn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检索专利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专利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专利文摘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专利申请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