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动手操作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1减几》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5-11-23闫爱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皮球小棒计算方法

闫爱新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实验小学 河北玉田 064100)

注重动手操作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1减几》教学实践与思考

闫爱新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实验小学 河北玉田 064100)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知觉动作思维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体验内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1减几》是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减法计算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更要关注将操作过程与算理有机结合,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优化算法,形成计算技能。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计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教学片段1:

师:(课件播放聪聪买皮球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商店里一共有11个皮球。 生2:我发现聪聪要买3个皮球。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生:商店还剩多少个皮球?

师:谁来列式? 生:11-3。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买皮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多种感官参与,自主探究算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片段2: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1-3,可以画图,也可以摆学具,做完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计算的。先画11个圆圈,表示11个皮球,划掉3个,表示买走3个,数了数没有划掉的有8个,所以11-3=8。

生2:我是用摆圆片的方法计算的。摆11个圆片,表示11个皮球,拿走1个,剩10个;再拿走1个,剩9个;再拿走1个,剩8个,所以11-3=8。

生3:我是用摆花片的方法计算的。摆11个花片,拿走3个,还剩8个,所以11-3=8。

生4: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摆1捆和1根小棒,表示11个皮球,把整捆的小棒拆开,11根小棒就分成10根和1根。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3根,还剩7根,7根和1根合起来是8根。所以11-3=8。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小棒吗?生:因为外面的一根不够减3根,所以要拆开。【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教学中,学生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形式计算出11-3=8,呈现出“点着数”、“连续减”、“破十减”等多种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是把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片段3:

师:在计算11-3时,有的同学画图,有的摆圆片、花片,也有的摆小棒,虽然方法不同,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如何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11减3。(课件动画演示学生摆小棒的操作步骤)

师:谁能结合算式说一说这种计算方法?

生:计算11-3时,可以把11分成1和10,用10减3等于7,再用7加1等于8。(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计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是计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有机整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分步演示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11-3的过程,并将每一步的直观操作与算式有机结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直观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学具,归纳总结用“破十减”计算11-3的方法,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4: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我喜欢画圆圈的方法。

生2:我喜欢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时把11先分成10和1,用10减3等于7,再用7加1等于8。

生3: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就是把前面的数分成10和几,用10减去后面的数,得出来的数再和几相加。

师:正如多数同学说的那样,这种方法在计算11减几时,既简便又准确,是我们今后常用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多种算法,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破十减”计算方法的便捷,在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优化算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设计梯度练习,提升计算能力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

教学片段5:

师:请大家完成以下练习:

1.11 -7= 11-5=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2.“练一练”1、2题,练习用破十减的方法计算,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小游戏:同桌二人为一组,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写有1-11的数字卡片,由一名学生任意抽取一张数字卡片,两人同时用11减去卡片上的数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过渡到“破十减”计算,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进一步巩固“破十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

猜你喜欢

皮球小棒计算方法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拍皮球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拍皮球
我错了(二)
一种伺服机构刚度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