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23肖素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一元二次方程护理学

肖素香

(嘉兴学院医学院护理系 浙江嘉兴 314000)

合作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肖素香

(嘉兴学院医学院护理系 浙江嘉兴 314000)

1.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1]其以教学动态因素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要求所有的教学动态因素都保持互动,特别是合作性互动,由此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1.1 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方式

主要体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小组课堂、课外讨论、教学查房和合作小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其二体现在学校与行业的契合度,学院与医院之间的校院合作,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进行深度合作,合作育人,合作研发,提高学生在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2]使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1.2 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学习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通过本人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使之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虽然该教学法在课程设计的复杂程度与教学实施的难度上都会略大于传统教学法,但它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效果上却是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并且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与素质教育提倡的“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吻合,既顺应新时代对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又符合高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合作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的意义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骨干课程、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的必考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必需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对于外科护理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先集中课堂教学、再集中课间见习的分阶段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选取临床实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提升学习兴趣;另一面充分利用临床的教学资源(病人、设备仪器、带教师资)在节约教学成本的前提下,使学生学到在课堂无法学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合作学习”尽早锻炼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实感受到了带教老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病人康复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了所学专业的价值所在,反馈促进对本课程课堂学习的兴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校院合作发挥临床专科导师的专业优势

鉴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没法把临床每个领域的专家均请进来,但是设置不同模块的临床导师,让学生走出去,充分发挥临床导师的专科知识和技能优势,让学生在临床情景中,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真正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无缝对接。

2.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的创意性和实效性就在于将促进学生学习主要途径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间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延伸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3]通过相互交流,一起分享,增强了友谊,培养了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将来走向临床护理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有较大的主动权,有充分思考、发表意见、表达个性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中,学生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和认知方式,可以相互启发、补充、督促,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相应发展。学生普遍反映,小组一起训练考核、交流体会,不但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临床应用能力,而且更激发了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4]。开放式的讨论与交流,增强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自信心,起到激励作用,同时对那些学业水平相对低、态度消极的同学,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每次讨论后就会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2.4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表示,合作小组学生间不定期的相互评价和每周一次的经验分享,通过组间的相互讨论、补充,扩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和思维,有效促进整体意识和逻辑思维[5]。这样的学习方式,促使每个学生不但主动对自己的学习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还要对同伴的工作留心观察并进行客观评价,克服了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各自思想碰撞同时,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外科护理教学中有效的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临床实践中的参与程度,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合作、临床应用等综合能力。[6]从而符合21世纪护理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既要有知识、技能,还要具有团结协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的要求。

2.5 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对护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工作将从个体走向合作,教学内容由点到面层层扩展。教师不仅需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要经常深入医院、社区,了解最新进展。只有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教学、科研、实践技能兼容,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指导设计研究创新型实验,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7]。因此,无论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还是工作方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护理教师都需要不断扩充自身,通过走下去(下临床)、送出去、请进来、自学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教学能力,以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8]

护士,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其需要更多地医护合作、护患合作、护士彼此间的合作等,需要更多的爱心与利他意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护理学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外科疾病的所有临床护理问题,提高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作为试点课程,为其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在我校的推广。

3.《外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转变、如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如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改变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如何优化教育资源等问题。

3.1 教学模式沿袭传统“三中心”

目前《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属于被动型、依赖型、重复型的教学。这种教育思想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有利于全面打好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基础,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利于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种状况与新时期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科护理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会使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过程产生抵抗情绪。[9]

3.2 课程系统设计和过程缺乏优化

课程系统设计和过程与临床工作路径不符,没有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对育人的要求,更没有考虑社会需求对育人的作用,临床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没有完全体现,知识相对滞后临床甚至是“闭门造车”,各位主讲教师围绕课程(小打小闹)进行,随意性较强,自成体系,造成一方面教学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实践教学“先讲相关理论,再示教基本操作”的模式,造成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难以适合时代需求的护理就业岗位。

3.3 实践教学过程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理论课中的实验、专业技能实训,校外实习及课程设计都是为相应的课程服务的,实践课程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实践项目普遍沿用传统的认识见习、毕业实习和课程实验等演示性、验证性的实践较多,有的再加上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实训,存在着应用型、设计型、探索型的课程设计和训练偏少,对实践教学附属医院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和缺少对实践教学的客观评价等问题。[10]但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使不少实训教学显得很混乱,很大一部分实训项目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而“走过场”,严重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3.4 临床实践机会日趋减少

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及《中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举证倒置,使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机会的获取受到较大影响,临床实习遭拒的现象时有发生。[11]然而在众多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护生临床实践机会的获取与护生在临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感明显相关。这提醒我们,加强在校期间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进一步深化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2]

由此《外科护理学》的教学需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成为我们当前《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课题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白课内、课外合作的重要性,并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延展性得到进一步拓宽。在我系已经进行的两年的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利他意识上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材料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10.

[2]石敬萍.《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实验小组合作实训与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学报,2007,14(6):37-39.

[3]袁义厘,耿桂灵,孙巧云.“合作学习”促进护理本科生主体发展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6,21(22外科版):7-9.

[4]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9.8-10.

[5]李秋萍,陈佩珍,李金平,等.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52-154.

[6]Brown V,Jarosinski J,Webster D,etc.The collaborative panel:fostering a climate for multidisciplinary care[J].Nurse Educ.2013,38(2):52-3.

[7]王俊杰.论合作学习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11,03:140-141.

[8]邱贤云,符丽燕,张琴辉.小组合作学习在本科《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03:227-229.

[9]McNamara A,Roat C,Kemper M.Preparing nurses for the new world order:a faculty development focus[J].Nurs Adm Q.2012 Jul-Sep;36(3): 253-9.

[10]吴世芬,李春坚,黄煦.合作学习对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11:1016-1018.

[11]Dufrene C.Health care partnerships: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J Nurs Educ.2012 Apr;51(4):212-6.

[12]刘英,张振香,林雯,孙萍.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9,01:25-27.

肖素香 1964年出生 教授 从事护理教育20余年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表达式之后,完成了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建构,利用本题能了解学生对本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⑴当m取何值是,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当m取何值是,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区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一般表达式结构的题目,通过本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区别。

四、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⑴文字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归纳总结,使学生从文字上及图式形象上对所学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建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相对枯燥,传统教学中常见的做法是将定义文字化后直接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辨认一元二次方程。而本教学设计改变了这一传统的做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问题探究,关注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将抽象问题图式化,使学生从问题的表层理解逐步向问题的深层理解过渡,充分体现了问题式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问题解决”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结果展示——教师提出新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问题解决的循环程序开展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了9个引导性问题,为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逐步搭起“支架”,课堂教学中能贯彻问题式教学思想结合建构主义理念,有效引导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类比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创设了平台。

本课还重视对分类思想的渗透教学,在有效完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的同时,还为接下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的教学写下伏笔,做好铺垫,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意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解题,而是一个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用原来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要真正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以“问题解决”的思想来开展课堂教学。

[1]李祎,王洁.“问题提出”也应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李祎.论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说,《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9期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编号:kg2013293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一元二次方程护理学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