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尝试

2015-11-20雷绪国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水稻

雷绪国

摘 要 通过对水稻每个生长环节各生存因素特点的了解,研究水稻产量与水稻种植技术间的关系,分析国内不同类型水稻的种植情况,回顾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成就,对未来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尝试做出明确的科研方向,促进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的年产量和品质,对于改善人民饮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创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02

水稻是全球是第二大粮食作物,约占世界55%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国民经济中,其全球总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1]。中国是世界水稻种植的发源地之一,其栽培历史在我国约有六七千年,发展至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产稻大国,平均每年种植面积约30万km2,约占耕地面积的1/3,成为我国第一产业中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随着我国新型城镇的建设、退耕还林和水资源保护等政策的实施,使我国耕地面积及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因此为了满足上亿人口的水稻需求量,解决粮食紧缺问题,必须在水稻种植技术上有所突破,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3]。

1 目前国内水稻种植存在问题

1.1 背景

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地形多样,水稻的种植受到气候资源条件、地理区位环境、耕作秩序和经济限制条件等多因子的影响,造成我国不同地区水稻的种类及种植方式的不同。据我国水稻生产现状调研发现,我国水稻种植分布主要有如下6个区:南岭以南的华南双季稻种植区、淮河以南及南岭以北的华中双单季稻种植区、西南单双季稻种植区、淮河以北及长城以南的华北单季稻种植区、东北单季稻种植区、西北旱地单季稻种植区等,不同地区的种植技术、耕作水平、劳动力分布等已逐渐成为限制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水稻产量需进一步改进各地的种植技术。

1.2 存在问题

1.2.1 成本较高,水稻作物种植经济效益偏低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现今市场物价平均比上世纪翻5~10倍,农民技术工在建筑工地上人均工资可高达150~450元/d,而对于种地的老百姓来说,每667 m2水田种植水稻需要种子约3 kg,而1 kg优质杂交水稻种子25~40元。此外,阶段性的施肥、喷洒农药、育苗农膜等所需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造成种植每667 m2双季稻成本将是过去的好几倍[4]。近几年,水果、蔬菜等短期内高效作物的种植发展,供不应求致使价格不断上涨,使种植水稻作物产出的稻米价格与种植水果、绿色蔬菜等作物市场收益差很大,所以,许多农民除了自己家庭稻米需求定量种植外,不愿种植较多面积的水稻,改水田为旱田,种植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提高其家庭经济收入,从而造成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不利于水稻作物的可持续发展。

1.2.2 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水稻种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气候等条件存在南北地域差异,水稻的种植人群不一样,有水稻研究专家、普通老百姓和农业水稻种植承包者等,不同的人员运用不同的技术培育水稻,从水稻种子播种、插秧、分蘖和幼穗分化发育、抽穗、开花至成熟不同的生长期,使用的技术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稻子的生长状态和最后水稻的产量。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不同的地域种植技术存在差异,如小面积人工插秧种植方式、大面积机械插秧种植方式、实验室无土栽培方式和耕播合一种植方式等种植效率的不同,使得水稻产量收获也存在差异,这值得专家进一步研究,提出使水稻产量增加的水稻种植方法,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1.2.3 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品种杂乱,规模较小

调查发现,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种植以北方为主,而南方和局部北方的水稻种植方式仍以乡村农户分散式种植为主,其管理不便,规模较小,各地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形成全国农村水稻种植品种多而且较为杂乱,优质单一的水稻品种覆盖面积分散,覆盖率较低,最终农户的水稻总产量不高,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变以户为单位的种植形式是解决的水稻种植方式之一。

2 水稻育种的发展成就

我国水稻种植历史较长,经验较为丰富,其中育种是决定水稻种植产量高低的根本原因,提高水稻的育种技术,怎样稻米的质量和营养以及病虫害等问题都水稻种植前育种过程可以局部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水稻育种不断进步,并取得很大成就,其育种的发展一共经历4次突破:第1次成就培育出矮秆水稻品种,改变解放前农户自留种和高秆种的种植风吹易倒、不耐肥的情况,矮秆水稻品种抗倒能力强,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稻种植产量;第2次成就以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为主,从基因的角度选择含有显性基因的种子进行种植,从而筛选掉产量较低的水稻种植,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第3次成就主要是超级水稻的培育,采用两系法进行水稻杂交,既突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又体现理想株型的特色,使水稻优良品种能够更好的种植;第4次成就技术较为高端,主要利用分子育种原理培育转基因水稻,提高水稻的品质等级。水稻育种的不同成就,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不同人群对水稻质量需求问题,有了较好的水稻种子,对水稻种植产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3 未来水稻种植的创新尝试

3.1 无土种植技术

面对我国农耕面积的不断减少,为了满足水稻市场的供应,应该把绿色蔬菜无土种植技术运用于水稻种植,运用营养液浇灌的基质取代天然土壤进行栽培,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提供矿物元素、水分、光照等条件,实现立体生态水稻种植,既可以节约用地,栽培的基质还可循环使用,水稻管理时较为方便,省时、省肥,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水稻产量。

3.2 多产合一,共同发展

根据国内经济产业的规划,旅游业的快速兴起,水稻的种植不仅作为粮食产业而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生态旅游的需求,水稻种植也可以作为景区景点为游客服务,这样不但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激励更多的人种植水稻,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把水稻种植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成为生态梯田旅游景点的范例,逐渐被许多乡村旅游规划所借鉴。

3.3 科学性种植管理

由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妇女在种地,劳动力严重不够用,所以为了解决农村水稻的种植问题,建议政府采用科学技术对水稻进行集中统一种植和管理,减轻老年人种植水稻的压力。如运用RS、GIS等软件视察水稻的生长,判断水稻不同生长期、不同间距、不同地形的生长状况,计算其产量差距,不断试验不同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促进水稻生态持续发展,节约人力,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水稻种植基本情况的了解,水稻种植技术对改变现状水稻产量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应相信科学,相信研究人员的学术知识,大胆对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进行尝试,不断开拓我国水稻生产水平,突破历练水稻总产量,使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在世界上更上一个领域。

参考文献

[1]黄桂英.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4(24).

[2]尹鸿艳.试论水稻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4).

[3]王秀静.水稻种植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4]周雯婷.浅析水稻种植技术[J].河北农业,2014(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