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雷电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2015-11-20陈鹏飞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对策农村

陈鹏飞

摘 要 雷电灾害是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因为雷电给人们造成的损失颇多,严重者还造成人员伤亡。据统计,从雷电灾害分布的地区来说,农村的雷电灾害发生率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为更好地防范雷电灾害,分析农村雷电发生的原因,提出防御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2

雷电灾害作为自然界中影响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灾害之一,已经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的损失包括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衍生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雷电灾害具有瞬时性,绝大多数雷电是瞬间放电的。雷电灾害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1]。雷电灾害具有频繁性,每次雷暴活动都有可能造成雷电灾害。雷电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地球上任何时间都有雷电在活动。据统计,每秒钟就造就1 800阵雷雨,伴随着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发电、通讯和影视的破坏,引起火灾,影响人们生命安全,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 000人以上[2]。本文通过分析吉安市雷电发生的原因,为更多地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提出了一点建议。

1 雷电是如何产生的

理论科学根据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解释产生雷电的理由是,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云彩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静电,一块云彩携带正电荷,另一块云彩携带负电荷,两块云彩相遇就会形成雷电。大气由于宇宙射线或其他电离现象的作用,会产生正负离子,正负离子能自由运动,这就使空气能导电。当大气各处电位不同时,负离子向正电区运动,正离子向负电区运动,进行正负电荷中和,达到电的平衡。但在云层里,情况就不太一样.云是由许多微小的水滴组成的,离子吸附在水滴上,成为球电荷,由于水滴的质量大,行动笨拙;即使是直径只有几个微米的水滴,也是气体离子的一个沉重包袱。所以,云里的电荷移动缓慢,不易达到电平衡。在大气电场影响下,正负电荷在云的上下层分别积累,常常是正电荷聚集在云的上层,负电荷聚集在云的下层。当带电的云离地面较近时,云和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云和地各是电容器的一个极,云和地之间的大气就是电介质。雷雨时,两极之间的电压差别很大,能达几万伏每米。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介电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进行放电.放电时,带电粒子撞击空气分子,使空气分子电离.在云和地之间形成一条由电子、离子组成的电的通路。云中的电荷就沿着这条通路入地,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发自云中而窜入地下的闪电。由于瞬时电流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闪电周围空气的温度达几万度,由于气体的受热,附近气压突然升高到几十以至几百个大气压,巨大的气压向四周爆发时,发出吓人的响声,像爆炸一样,这就是雷鸣。

2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吉安市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是排在前列的,属于雷电灾害的重灾区。每年因雷电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家庭等财物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据江西省防雷中心副主任介绍,江西省2014年共落雷894 022次,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53.79%,近10 a中仅次于2007年,南昌南部、抚州北部、宜春东部、吉安西部、赣州信丰县落雷出现极值。据不完全统计,2104年,江西省共发生雷灾事故3 960起,死亡32人,受伤13人,其中农村死亡29人,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与2013年相比,在落雷次数明显增多的情况下,雷电灾害基本持平。另据最新统计,2015年1-5月,江西全省有7人死于雷击,其中有5人是在农村野外地区劳作时遭遇不幸的。此外,雷击事故中,电子、电气设备遭受雷击的次数最多,占总数的90%以上,电力、通信行业、网络设备和家用电器弱电设备遭雷灾损失最大。雷电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情况非常严峻,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防御措施来加以阻止。

3 农村雷电产生的原因

3.1 农村人民缺乏雷电防御知识

农村是雷电灾害发生频率很高的地方,由于经济、技术、教育和宣传各方面的落后因素,导致农村人民严重缺乏避险常识。缺乏自救意识。对雷电的来临没有防范能力。

3.2 农村的防雷设备落后

农村的发展较为缓慢,在之前,农村没有高楼林立,对防雷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多数农村人民也陆续的盖起了高楼。但是他们却普遍的缺乏防雷意识,对防雷设备的安装没有要求。同时,农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比较多,但没有安装接地保护措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3 农村的电线铺设的不合理

农村人民拉电线考虑的都是节省成本,省事,但却很少人去考虑安全问题,导致有些地方电线拉的特别的凌乱,所有的电线都可以放在一个电杆上。有的地方的电线拉的特别低,甚至伸手就可以碰到。这些因素都给雷电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隐患。

3.4 农村的大环境导致容易受到雷电攻击

大多数农村的地形比较空旷,首先给雷电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农村的地质、地形和地物也很容易引起雷电灾害。

3.5 信息传送不及时

农村在通讯,媒体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落后,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分布的太广。综合的原因导致农村人民接收信息的能力太差,及时预测到雷电的发生,但却不能把信息及时传送给人民们,导致他们无法对雷电的到来做好准备。

4 农村雷电的防御措施

4.1 给建筑物设计良好的防雷设备

农村的房屋分为平房和4层之内的楼房。对于平房来说。这種房屋通常建设的比较矮,基本上不会出现被雷电击中的情况,不用考虑安装避雷措施。在雷电来临之前,安设好家里的电路以及容易发生危险的设备就可以了。对于4层之类的楼房来说,可以采用一个30~50 cm的避雷针用来防范雷电的发生。

4.2 弱电避雷措施

农村人民可以统一建立一个专业、统一的避雷措施。如网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避雷措施。由电信公司、有限电视公司及电力部门统一安装避雷设备,确保避雷行动实施的安全和可靠。

4.3 加强热水器的防护措施

农村实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越来越多,但他们在安装的时候通常不会考虑到安全因素。最好在天晴晴朗的状态下使用热水器,不要把热水器安装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上面去。

4.4 加强雷电防护的宣传工作

当地的有关部门应当经常给人民普及一些有关介绍避免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或给每户居民发送一本安全防护手册,把最基本的自救渠道传送给人民群众。

5 结语

雷电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灾害之一,尤其是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仍然大规模的遭受着雷电带来的侵害。对此,可以采取建立雷电防护设备,加强雷电防护教育,避免家庭用具留下的安全隐患等去避免雷电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慧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3(1).

[2]张雪峰.农村雷电灾害防范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3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金矿防雷设计研究
加油站防雷设计研究
雷电灾害防护工作之现状及应对措施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