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2015-11-20刘丽萍张翅刘佳曹淑玉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市场前景食用菌现状

刘丽萍 张翅 刘佳 曹淑玉

摘 要 通过对毕节市食用菌品质和产量,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市食用菌产业产量、产值逐年增长,食用菌种类不断丰富,但与周边地区相比,食用菌种类仍显单调,和其他省份相比,食用菌更显单一。食用菌的加工产业也有待发展。基于此,通过对毕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的自然条件、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毕节市食用菌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建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现状;市场前景;贵州省毕节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2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加之食用菌味道鲜美,易于烹饪,含有高蛋白质、低脂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量显著增加。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和菜的第六大产业,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毕节市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已经有40多年历史,对于毕节市来说,充分认识本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有利于本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努力将本市打造成为贵州乃至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势在必行。

1 毕节市食用菌现状分析

1.1 毕节市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

毕节市食用菌的产量和需求都在逐年增加,其中以平菇最为显著,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市场总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仍然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在供不应求时段,一般是从云南省、四川省等地采购。但由于外地食用菌进入毕节市需要较长时间,进入毕节市的平菇与当地平菇相比较,在色彩、品质、口感均有一定差距,不为市场喜爱,仅为填补市场一时之需。

1.2 毕节市食用菌品种逐渐丰富

目前,毕节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菌中,平菇、香菇、毛木耳和竹荪等为毕节市本土常规栽培的品种,与周边地区相比,品种略显单一。另外,这与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的地位不相匹配,未来毕节市可开发或引进的食用菌有双孢菇、杏鲍菇、姬松茸、真姬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和大球盖菇等,这些食用菌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将大大丰富毕节市食用菌市场。

2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2.1 优势

2.1.1 丰沛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温度资源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3°60′~106°76′,北纬26°36′~27°43′。北邻四川省,西邻云南省,全市面积2.6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5.3%。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为1 511 m。海拔最高为赫章韭菜坪,主峰海拔2 900.6 m,是全省最高峰,被称为“贵州屋脊”;最低为赤水河谷,海拔457 m(金沙清池渔河村),全市海拔差高达2 443.6 m。由于海拔相對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特征明显,立体气候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为农业、林业、牧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食用菌对日照的要求不高,但对水汽和气温的要求较高,毕节市年均降水量为832.9(赫章)~1355.4 mm(织金),为食用菌的用水需求提供了充分保障;食用菌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对气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温型的食用菌大部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4 ℃以下,最适温度为20 ℃以下,毕节全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3.4 ℃,最大气温日较差达27.7 ℃,各县的年平均气温在10.8(威宁)~15.2 ℃(金沙)。因而,毕节市适宜引进各种温度需求型的食用菌,广泛适宜种植的品种有木耳、平菇、香菇;海拔较高的地区,可引进金针菇、双孢菇;低海拔的地区可引进林芝、凤尾菇等高温型品种。

2.1.2 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据市统计局统计,2014年,毕节市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已达6.8万hm2,其中仅玉米的种植面积17.38万hm2,玉米芯的总产就有20万t。此外,还有稻谷、小麦等农产品的秸秆和林木、林产品下脚料以及畜禽粪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给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栽培原料。另外,毕节市年常住总人口654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4%。这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劳动力资源保障。

2.1.3 扎实的产业基础

毕节市是全省食用菌引进、生产较早的市(州)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毕节地区供销社、农业局就组织人员到贵阳、遵义等地培训,拉开了毕节市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序幕。发展至今,毕节市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菌种选育、驯化、栽培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培育出年产数十万袋的种植户10余家,2013年干品鲜品产量合计2 123 t,2014年干品鲜品产量合计5 621 t,增长164.77%。

2.2 劣势

2.2.1 菌种管理有待完善

目前,食用菌菌种虽较以前丰富,但菌种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完善的食用菌品种的审定和认定体系,缺乏菌种产权保护环境。

2.2.2 生产设备有待更新

食用菌的种植,各种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等都能够生产,各生产主体所拥有的设备、技术水平不一,好坏差异很大,易于影响食用菌的品质。

2.2.3 科研投入方向有待加强

食用菌生产科研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资源收集、种质分析、种质贮藏、菌种选育、检测技术、栽培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和保鲜技术等,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其投入有所增加,但是科研投入的力度仍不够,科研资金分配不够合理,科研设备不够先进,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场所,没有设立产品研究室,这种现状严重影响到食用菌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2.2.4 流通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流通体系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多数鲜销品种保鲜时长不及蔬菜、水果等产品,种植户也多为自产自销。如果市场流通不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价格差异较大,对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影响较大。目前,毕节市的食用菌虽然品质好、口感好、外观好,但并没有打开市场出口通道。也没有相应成品加工行业。

2.2.5 食用菌质量检测技术能力不足

食用菌产品中农药安全问题,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相关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食用菌的农药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农药的归类和管理。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用菌质量和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对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人们运用生物方法引进方便快捷、灵敏度高、更加环保的快速检测新技术[1] 。目前,毕节本地的农残检测只限于规模较大的公司、机构,对个人种植户的检测基本是空白。

3 建议

一是毕节市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公司、科研所对食用菌的关注要点,应放在食用菌的生加工技术上,而不是延续老产品的栽培上。二是科研所应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资金优势,开发引进食用菌的新品种、探索毕节市食用菌的保存技术、销售途径。三是通过技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培养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种植户,实现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将不同领域、不同产区的行业机构连接起来,切实提高合作社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各科研单位应加强食用菌农药安全防控的研究,开展农户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的指导工作,尽可能地选用植物性药剂和微生物制剂,尽量使用这些对人畜均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的生物药[2]。五是气象部门在對农户、园区努力做好天气预报服务的同时,应针对各种有关食用菌气象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六是加强种植户培训力度,提高种植户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七是开通毕节市食用菌行业信息化平台,提供食用菌技术成果和技术难题解决方法,建设食用菌交流平台,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商务、媒体中介服务,提供食用菌产前和产后服务的营销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其社会化服务功能[3]。

4 结语

毕节市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土地破碎,地形复杂,种植粮食作物,管理难度大、农民收益少,而食用菌的种植对土地的品质、地形要求不高,管理相对简单、且相对收益好、前景佳,毕节市食用菌种植前期相对其他省份起点低,提升空间大,品种单一,可引进和发展的品种多,可以在其他省份已经驯化的食用菌中,根据毕节市的气候背景,引进一些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毕节市食用菌产业有望在毕节市委的领导下,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各科研部门的引导下,将扩大毕节市食用菌种植推广到更多农户中,把毕节市打造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边银丙,李海峰.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的无害化防治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8,27(4):42-44.

[2]杨慧.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安全及风险预测[J].食用菌学报,2011,18(3):105-110.

[3]高伦江.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2011(7):63-6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市场前景食用菌现状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03 农业航空植保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前景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