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2015-11-20洪大松董长标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栽培技术小麦

洪大松 董长标

摘 要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业都占据着国家经济的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农作物的品种以小麦和水稻居多,小麦的种植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生活。我国的人口非常多,就需要有足够的粮食来解决温饱问题。小麦在我国的北方拥有着广大的种植面积,如何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提高其产量是农业研究领域的重点。基于此,研究小麦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小麦;栽培技术;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02

小麦在我国的种植时间非常悠久,为我国的农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人们的饮食食物中,小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北方人民大多食用面食,它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农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为了进一步发挥小麦的作用,我国应当加大小麦的种植力度,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让小麦的产量更高,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主要以提高栽培技术来达成这一目标,好的栽培技术能显著增强我国的农业实力,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因此,探讨和研发非常高效率的栽培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这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1 我国小麦种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不足

由于我国农业整体水平较差,使得大多数种植业均处在高能耗、低产能的阶段,小麦种植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在小麦的栽培技术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在使用以前的老办法,但这种种植方法已经落伍,其种植时间、施肥的时间和技术、田间管理的方法都不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这种种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农户家中的温饱问题,但是对社会的贡献非常少,从这方面来说,这种落后的种植方法已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提高效率,让他们在解决自身温饱问题的同时,有能力去服务社会,进而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小麦的品种研发工作也相对的滞后,相关部门和企业没有为农民提供高效的小麦品种,使农民的努力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回报,当农民的种植技术已经得到提高时,因为品种不佳造成的损失的情况非常多,因此,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1]。

2 新技术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2.1 选用质量好、高产的小麦品种

小麦种子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因此,为了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就必须先选择质量较好、具有高产能力的种子,从而在栽培的开始阶段取得优势。除了注意选择高产的品种之外,还要把握正确的栽培时间,以保证小麦能够顺利的生长,并尽可能早的长出麦穗,提高生长的效率,因为,如果生长的较慢,就会增加晚霜冻的危害程度,降低小麦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得小麦的产量受到影响,但如果冬小麦的种植时间过早,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冬季之前会长得太高,容易出现冻伤的情况,这样对其生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种植,才能保证小麦不会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小麦适应气候条件,减少環境带来的危害。由于气候的差异,各个省份要结合自身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

2.2 提高早期栽培技术

我国农民往往不太重视小麦的早期种植技术,在土壤条件不适合的情况下就草率的进行播种,导致小麦种子在达到土壤之后,没有充足的能量补给,进而影响到早期的生长过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提供充足的养分。农民可以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将其秸秆或者茎叶进行打碎,将打碎的物质直接撒到土壤中,让这些物质进行分解,以产生一定的养分,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在间歇期进行施肥,肥料的种类以农家肥为主,这种方法主要是提高土壤的肥力,让小麦能够在早期获得充足的营养。在种子播种之后,要进行土壤肥力的判断,当土壤的肥力较差时,要追加使用其他的肥料,保证早期肥料的充足,当土壤能力达到要求之后即可停止,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教会农民如何科学的施肥和追肥,保证农民种植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

2.3 掌握和使用科学合理的密植技术

小麦的种植技术是一项非常难以掌握的技术,它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多,如果一项要素掌握的不够充分,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进行,其中小麦的密植技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种植技术,它的要求是小麦的密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密度太高就会影响小麦的采光,影响到小麦的光合作用,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就会影响到它的营养的合成,小麦的高度会有锁降低;同时,小麦的叶面会出现枯黄的情况,小麦的产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密度太低,有效穗数就少,小麦的产量也不会很高。因此,要掌握先进的密植技术就能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密植技术要考虑的要素较多,主要包括:当地气温、湿度、光照、水分和种子的特性等,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关键的数据,达到最实用的技术[3]。

2.4 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在田间的管理阶段,要注意小麦容易出现的病虫害,以及田间经常出现的杂草等问题,田间的杂草可以通过人工除草和药物除草的方式进行,尽量在杂草高度较小的情况下进行,这样除草的效率更高,其中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要从2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小麦种子刚种下时进行,这种方法的效率较高,能够及时除去土壤中的幼虫,杀灭其活力,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后续工作的难度,还可以培育无菌种子,使种子在早期不受环境的影响,进行高效的生长。其次,在后期的田间管理中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时病虫害已经出现,且已经危害到小麦的生长。因此,要在出现虫害时,及时的喷洒相应的农药。

3 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农作物,它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提高小麦的产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增加小麦的产量,我国应当重视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作用,让先进的栽培技术发挥它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小麦栽培技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娟.浅谈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报,2013(5):3-10.

[2]曹洪国.我国小麦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方向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报,2012(8):6-17.

[3]邓红梅.浅谈小麦品种布局及优化对策[J].小麦科学报,2009(8):66-6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栽培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浅谈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