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冈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分析

2015-11-19杜春艳王继春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杜春艳 王继春

[摘要]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与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均为完整牙体,对其根管的解剖指标进行详细的测量,依相应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从远近中向X线片的图像上可以看出,I级危险因素有46例(28.75%);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51.88%)。根管弯曲度(OR值=0.00571)、根管数目(OR值=0.00212)等因素对综合难度系数的评估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恒切牙根管的解剖因素会明显增加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因此在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解剖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关键词] 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根管治疗难度

[中图分类号] R78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79-03

根管治疗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用的对根尖周病和牙髓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可达45%~98%。该治疗方法是通过对根管中已经坏死或收到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清除,同时对根管进行严密的填充和封闭,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下颌恒牙根管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从而导致其进行根管治疗的难度明显较高。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关系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按危险因素等级分为3组,其中I级危险因素为A组,共46例,Ⅱ级危险因素为B组,共31例,Ⅲ级危险因素为C组,共83例。A组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3+11.2)岁;B组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1+10.6)岁;C组患者中,男6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9±8.9)岁。3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纳入所有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均为完整牙体,均没有进行过修复体填充,牙根未发生纵裂,根尖孔发育完善,牙根未出现吸收情况,且既往均没有采用相关的牙髓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过。

1.2 方法

该研究160颗下颌恒切牙牙体均常规进行开髓操作,在固定的装置下通过平行投照方法,按唇舌向与远近中向的方向对所有牙体进行摄片。根据根管解剖危险因素的相关评分标准对根管解剖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根管长度。19 mm~25 mm为1分;25 mm~31 mm或属于发育型短牙为2分:超过31 mm或南于测量导致牙根尖发生吸收且吸收低于15 mm的短牙为3分。②根管的形态和数量。1分:单根单根管;2分:单根双根管;3分:单根多根管,额外根管,伴有弯曲的单根双根管或发生变异的根管;③根管弯曲度:弯曲0~15度为1分;弯曲15~25度为2分;弯曲超过25度为3分;④根管钙化程度:根管口、髓腔及根管内部的X线图像均为清晰,未见明显的钙化影响,且采用15号K型锉能够较为顺畅的达到生理根尖孔的位置,则为1分;X线图像显示髓腔与根管均未发现局部出现模糊的影像,但存在散在的钙化影像,髓腔和根管的体积和直径有所减少,没有具体的形态,采用适量的辅助措施之下,可以用10号K型锉能够较为顺畅的达到生理根尖孔为位置,则为2分:X线图像显不髓腔的发生钙化的影像的分布比较广,无法对模糊根管口进行准确的定位,或者显示根管中的发生钙化的影像比较广,形态比较模糊且中断,没有明显的影像,10号K型锉无法放入,则为3分。然后根据根管治疗过程中评估得出的危险因素对根管治疗的难度系数进行评估,共分为I级、Ⅱ级、Ⅲ级等3个等级进行评估:①I级危险因素:普通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1分;②Ⅱ级危险因素:特殊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2分;③Ⅲ级危险因素:高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3分。

1.3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放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从远近中向X线片的图像上可以看出,I级危险因素有46例,占28.75%;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占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占51.88%。以表1及表2中的所有测量指标为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根管治疗的难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根管弯曲度(OR值=0.00571)、根管数目(OR值=0.00212)、根管长度(OR值=0.001213)及根管钙化程度(OR值=0.00351)等因素对综合难度系数的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髓根尖周病史一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常规抗炎治疗难以根治,目前临床认为根管治疗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好方法。由于根管系统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南于各地医疗机构条件差异以及医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口腔科医师往往会由于对根管系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而导致患者出现根管治疗失败的情况。根管系统解剖知识是根管治疗的基础,根管治疗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是否对根管系统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正确判断根管解剖系统尚无系统性和完整性见解,难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笔者旨在通过对根管治疗与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参考意见。

该研究所获数据均严格参照相关标准,具体包括根管的类型、数量、形态、长度、弯曲度、钙化程度等方面的资料,该研究所经过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根管治疗方法的困难程度进行分析,难度系数包括解剖因素和预后因素两方面。相关研究指出,下颌恒切牙经根管治疗后其根尖周围发生组织病变为临床常见现象,根管治疗后出现根尖周病变等情况,均与治疗前治疗难度平均不够有直接关系,低估根管治疗难度导致治疗方案不完整、治疗疗效差强人意。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唇舌向的I级危险因素有110例,占68.75%,这表明大多数口腔医生都可以对大部分下颌恒切牙进行治疗,但我们同时观察和分析远近中向的X线片的图像表明,I级危险因素有46例(28.75%),而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51.88%),这表明在该组160颗下颌恒切牙中有超过70%以上的根管的治疗难度均比较高,所以所有操作均须由口腔科医师来完成。由此可见,如果在下颌恒切牙根管进行治疗之前采用x线片对唇舌向进行摄片检查,很可能会将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低估了,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吻合。综上所述,下颌恒切牙根管的解剖因素会明显增加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因此在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解剖因素综合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