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2015-11-19岳显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岳显

【摘要】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耳鼻喉科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联合治疗组(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9例和乳突根治术组29例。结果联合治疗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和临床疗效100%均优于乳突根治术组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图分类号】 R7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53-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造成感染的有机体存留在耳道内,或者是感染有机体难以排除,从而发展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更好的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0年10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分析有效的治疗慢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的方法,现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联合治疗组(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5.8+11.4)岁,参照Gates病理分型:单纯型15例,骨疡型11例,胆脂瘤型3例。乳突根治术组2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34.2+12.1)岁,参照Gates病理分型:单纯型14例,骨疡型13例,胆脂瘤型2例。58例患者均通过耳镜检查联合螺旋CT扫捕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且均为单耳发病病例。

1.2 方法

乳突根治术治疗组主要采用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局麻或全麻,常用耳内切口,然后分离软组织,暴露乳突骨皮质及外耳道后、上壁。然后除去乳突气房,彻底清除乳突病变组织。断骨桥,削低外耳道后骨壁及面神经嵴,去除鼓窦与鼓室的病变,但应保留镫骨,最后修薄外耳道后壁皮片,贴覆于乳突腔后下壁,填入碘仿纱条,缝合切口。

联合治疗组:首先选择患者耳屏软骨和软骨膜进行术前准备,在耳后做一个C型的切口,选择颞肌筋膜作为备用,在患者耳后制作骨窦和梯形肌骨膜瓣作为进路。通过显微镜和耳鼻动力系统进行乳突部位的轮廓化,把窦脑膜角部位中发生病变的组织切除,然后对患者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对患者外耳道后壁进行清除。促使患者上鼓室、乳突、鼓窦全面的开放,对中耳内部的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对患者鼓室缺损部位进行挚高,促使抗生素进行术腔的反复性冲洗。在术腔开放之后,对病变部位清理,对镫骨有效的定位,观察其活动状况和完整性,同时对患者的咽鼓管、听骨进行检查。选取耳屏软骨,对上鼓室进行填充,修复已经损坏的骨膜,并且将外耳道皮瓣进行修剪,促使其完整,将明胶海绵小球放置在鼓室之中,然后进行耳甲腔成形治疗,然后通过碘仿纱条对患者术腔进行填塞,把引流条放置在患者的耳后,将手术切口关闭,在治疗2周之后,将手术腔和鼓室中的海绵球和纱条取出。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情况通过耳道注水法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0.1 mL,小腔:1.0~2.0 mL,中腔为2.1~3.4 mL,大腔为≥3.5 mL。

1.3.2 观察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效果评价标准痊愈:中耳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明显改善,听力的改善幅度>20 dBHL;有效:中耳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听力得到改善,听力的改善幅度≤20 dBHL;无效: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不明显,鼓膜和听力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恶化的倾向。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情况

联合治疗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优于乳突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联合治疗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乳突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多发性耳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中耳黏膜、鼓膜乃至骨质发生炎性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研究通过分析该院耳鼻喉科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联合治疗组(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9例和乳突根治术组29例,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术后外耳道形状正常比例93.1%明显高于乳突术根治术治疗组,小腔、中腔、大腔比例均明显低于乳突术根治术治疗组,提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可以增加前瓣对于植入物的营养和血液供应,然后选择性的将前瓣膜对穿孔边缘进行完全的覆盖,手术中选择鼓膜残余边缘较小部位做变通的前壁外耳道一鼓膜瓣,从而对鼓膜穿孔更加有效的覆盖,减少残留鼓膜宽度过小造成的筋膜和移植床贴合困难。

有资料显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可以对鼓室、乳突病变进行彻底的清理,并且进行鼓膜成形、中耳传音结构重建。同期还要进行鼓室外侧壁的重建,通过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治疗,可以增加术腔通气量、缩短十耳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乳突术根治术治疗组89.7%和上述资料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