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56例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探讨

2015-11-19张开美潘洪玲屈庆群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张开美 潘洪玲 屈庆群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5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纯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盆底电刺激: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R6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41-02

SUI(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国内有学者报道,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探究治疗SUI的有效方案在临床实践上线的意义重大。该院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对收治的SUI患者给予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5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纯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符合SUI的诊断标准。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36~78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3.5±6.3)岁,病程为3~15年,患者平均病程(10.3±2.1)年,其中有单纯阴道前壁I度脱垂患者13例,II度患者18例,阴道前壁脱垂合并阴道后壁脱垂II度患者11例,III度患者14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33~79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5.8+7.0)岁,病程为2~18年,患者平均病程(9.3±2.9)年,其中有单纯阴道前壁I度脱垂患者14例,II度患者19例,阴道前壁脱垂合并阴道后壁脱垂II度患者12例,III度患者1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嘱病人取膀胱结石位,将50 mL的生理盐水注入阴道前壁的粘膜下,在阴道前壁的正中做一垂直切口,切开前壁的粘膜,将其向两侧分离,将膀胱上推,充分暴露两侧的子宫主韧带,使用7号的丝线对主韧带间断缝合2针,辨认缺陷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补,前壁顶端缺陷需在前穹窿每侧坐骨棘水平部位缝合几针,侧方缺陷应行单侧或双侧阴道旁修补,而中线型缺陷则应折叠缝合膀胱前筋膜,并剪去多余阴道黏膜。重度膀胱膨出由几个部位联合缺陷造成者,需一一修补。术后常规保留尿管2d,在阴道内置入碘伏纱条,ld后取出,抗生素治疗3d,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盆底电刺激治疗:选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电刺激频率,强度和脉宽;电刺激分3个类型,有8种波形,频率在1~2000 Hz之间,脉宽在0~2000us之间,强度在0~100uV之间,每次治疗15min,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行盆底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有无复发。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表现消失;有效:患者漏尿的次数较之前减少1/2以上;无效: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表现仍然存在,漏尿次数较之前减少1/2以下。总有效率=(痊愈/总例数+有效,总例数)×lOO%。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软推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3,P<0.05),见表l。

3 讨论

SUI是最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SUI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严重的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如阴道炎、膀胱炎、性生活障碍、官颈炎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的治疗手段适用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且治疗后容易复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1911年Kelly首先使用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该术式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改良,近年来,通过临床与尸体解剖发现膀胱膨出多由固定膀胱两侧的盆筋膜腱弓及其宫颈周围环筋膜的断裂、分离造成。缺陷可分为侧方、中线和顶端3个部位,故修补时重点是放在恢复解剖上。该研究给予患者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通过术前、术中需仔细辨认缺陷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补,也称为缺陷引导下的修补(defect-di-rected repair)。前壁顶端缺陷需在前穹窿每侧坐骨棘水平部位缝合几针,以加强此处的支持力和建立阴道前壁、后壁筋膜的连续性。侧方缺陷应行单侧或双侧阴道旁修补(paravaginal repair,PVR),多数需双侧,以恢复和重建阴道前壁侧沟在盆筋膜腱弓处与闭孔内肌的连接,而中线型缺陷则应折叠缝合膀胱前筋膜,并剪去多余阴道黏膜。重度膀胱膨出由几个部位联合缺陷造成者,需一一修补。经阴道修补途径创伤小,对有压力性尿失禁或潜在性压力性尿失禁者,应同时对尿道膀胱接合部予以加固。在手术之后,给予患者行盆底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损伤的会阴部神经的恢复,使会阴部肌群的弹性和肌力增强,升高患者的尿道关闭压力。陈玉芬等通过对尿失禁患者使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到93.1%,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盆底电刺激治疗能够改善尿失禁的临床症状。

在该次治疗中,给予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与其报道相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充分证明了盆底电刺激的治疗效果。

综上,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子宫全切术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第二产程长短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超声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应用研究
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推广
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156例临床分析
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分析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