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效果

2015-11-19占文锋林枫叶启文李林立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并发症腹腔镜

占文锋 林枫 叶启文 李林立

【摘要】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在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方面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近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操作,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结果术后出现胆1例,经引流治愈;残余结石胆总管结石2例,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各项情况恢复均较快;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疗效较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37-02

肝胆为消化系统重要器官,受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不规律,不健康,使得肝胆疾病,尤其是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该疾病治疗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多行胆总管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治疗,但传统术式创伤大、术后恢复差;近期随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有学者推荐将腹腔镜应用至胆总管取石术。该研究重点探讨了该术式对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现分析2013年6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及其它系统的疾病,肝肾功能均基本正常。行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观察组中男患24例,女患21例;平均年龄(53.92±4.24)岁;平均体重为(65.12±7.68) kg;平均病程(5.93±2.42)年。对照组中男患23例,女患22例;平均年龄(52.53±5.27)岁;平均体重为(63.52±6.93)kg;平均病程(5.71±2.04)年。

1.2 一般方法

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术前检查、评定,确认能进行手术,择期手术。手术前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手术方案及手术风险,在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并同意手术时方可准备手术。手术前患者禁食12h,禁饮6h,对患者进行术前的清洗准备,留置胃管,术前清洁洗肠,进行除毛备皮以及交叉配血备用等准备。

1.2.1 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经患者右上腹作斜行切口,逐层入腹,找到胆囊,并将胆囊切除,结扎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钳取出胆总管结石,胆道镜检杏胆总管通常,无残余结石,缝合胆总管,切口逐层缝合。手术过程中严格的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给予患者补液治疗。患者术后继续给予补液治疗,行胃肠减压、禁食,予保肝、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再逐渐进流食,同时逐渐减少补液量。

1.2.2 观察组观察组通过腹腔镜实施手术。行四孔法操作,建立人工气腹并将胆囊三角解剖。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并生物夹夹闭胆囊管,将患者胆总管前壁浆膜分离后暴露肝、胆总管。持针夹持7号针头穿刺胆总管,拔出针头见胆汁流出证实为胆总管后,将胆总管纵向切开1~1.5cm左右,置入导尿管。此时可使用加压医用水枪,利用生理盐水将细小结石冲出,若结石较大可行胆道镜探杏并利用取石篮取出。取石结束后需留T管保障正常引流,将胆总管予3-0可吸收线缝合,T管注水查看是否已经严密缝合胆总管。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操作下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使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指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但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统计两组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指出,两组均以疼痛及切口感染为术后主要并发症,且除胆瘘外,观察组切口感染、疼痛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表现为黄疸、发热、呕吐以及上腹部绞痛等不适感,严重时易引发胆源性胰腺炎或急性化脓性胰腺炎,进而演变为重症胆管炎。通常临床治疗采用手术操作将结石取出,例如利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等。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下实施取石操作切口更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轻,因此患者在微创治疗下可更快恢复。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观察组由于腹腔镜手术操作准备工作相对繁琐,在手术时间上较长,为(72.3±8.4)min,明显长于对照组(60.5±6.4)min。但由于腹腔镜手术下患者创口长度较小,术后创口能够在短时间内愈合,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分别为(47.5±6.3)h、(8.2±1.7)d,而对照组则长达(71.8±9.l)h和(13.1±2.5)d。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脏器影响较小,需注意在手术操作结束后对腹腔中血污冲洗十净,尽量减少术后腹腔内脏器粘连可能性。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于术后2d内排气,对照组则为术后3d内,证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脏器功能影响程度较轻。但是,进行该术式需注意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由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十扰较小,腹腔粘连较轻,因此,T管拔出时间交常规手术术后2周要延长,建议至少4周。术后并发症方面,由于腹腔镜手术创口较小、出血量及术后恢复均具有优势,因此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切口感染及伤口出血发生率上均偏低,分别仅占13.3%、8.9%、6.7%。

结合该例及既往资料的研究结果,可以将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优势总结为如下几点:①腹腔镜视野清晰、操作灵活,可保证术中清晰暴露视野,从而避免伤及其它组织、有效取出结石。本例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胆瘘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与张卫国等人的结论类似,可直接证实本论点。②气腹环境下,腹腔、盆腔均保持高压力状态,这有助于提升血管张力,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气腹可降低对肠道的十扰,这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③腹腔镜下止血明确,可利用多种先进设备,如单双级电钩等迅速彻底止血,这亦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达到史优疗效,该手术对腹腔镜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具备熟练的腔镜手术技术和胆道镜的操作和术中套石网取石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盐水冲洗、器械取石、胆道镜下网篮取石相结合,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术后需注重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十预,对并发症予以一定程度控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并发症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