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015-11-19王锁方

文理导航 2015年33期
关键词:训练方式口算能力数学教学

王锁方

【摘 要】口算教学是运算中独立的部分,不仅仅是笔算的基础,同时还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只有重价值,明要求;明算理,重过程;合理练,抓实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进行合理训练就要强化基本口算,夯实口算基础;扎实常规训练,培养各种思维品质;变换练习形式,提高练习实效;科学有效地进行口算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数学教学;口算能力;训练方式

一、重价值,明要求

口算是运算中独立的一部分,也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口算更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口算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材系统性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只有明确了各年级的口算要求,才能在口算练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明确各年级口算的具体要求,哪些口算作为基本口算,哪些口算作为一般口算,都要切实把握;何时练什么内容,练到什么程度,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每学期要根据总的训练目标,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把口算练习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

二、明算理,重过程

1.在数形结合中理解口算算理。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例如《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创设了买东西的情境:洗衣机500元,电冰箱1200元,电视机800元……问: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一共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列式,然后通过具体的人民币(都是百元面值)的呈现,引发学生思考,5加8等于13,500+800=1300,然后通过计数器的演示,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也就是1300,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由具体实物的操作过度到半形象半抽象的计数器演示,再通过在学生头脑的表象运演,使学生逐步理解口算算理(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是1300)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在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上的方式,从摆小棒、实物操作过度到计数器演示再到抽象计算方法。

2.在练习中疏导算理。很多情况下,教材中的口算练习都是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所以,口算练习结束后,教学任务并没有完成,还要帮助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说说算理,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算理的疏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自主选题交流算理,口算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几道题在小组或全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算的。(2)寻找易错题交流算理,口算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哪些题目容易算错,应该注意什么。(3)借助题组对比梳理,如,让学生口算后说一说13×30,13×300,130×30这几道题之间的关系,怎样又快又准确地算出结果。

三、合理练,抓实效

1.扎实常规训练,培养各种思维品质。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看清数据。学生往往会出现看错符号、看错数据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思维准确性的表现。为此,我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针对学生的马虎现象,编拟了一些易混淆的题目,如:80+6=___;80—6=;86—6=___;86+6=___;60—8=___;68—6=___;68+6=___;68—8=___;68+8=___;86+8=___;86—8=___;60+8=___等等这样的题目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可逆性刚刚出现,只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推理,而20以内退位减法和表内除法口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可促进口算速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口算方法时要特别重视退位减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思路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逆向思维的题目。如( )+5=9;10-( )=6;8=6-( );9+( )=12;( )-8=5;12=( )-3等题目,学生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口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逆向思维能力。

2.变换练习形式,提高练习实效。口算练习时,教师要从“形式”深入到“实质”,避免走人形式主义的误区,还要注意不能用个体显性反馈结果代替群体实际水平,要尽量少一些指名回答,多一些群体练习,不要被“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所蒙蔽,要努力提高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

例如,采取口算比赛。让学生争做日计算小明星、周计算小明星。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在口算练习题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比赛后组织校对、评价,评选每日的计算小明星,下发“计算小明星卡”。每周可以针对学生错误率高以及重点内容出一些针对性口算,进行全班竞赛,进行榜上表扬,给予“计算小明星”小奖状,学期结束汇总表彰,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口算积极性,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口算兴趣,促进了学生口算成绩的提高。还可以每学期定期举办“口算大王”竞赛,进行口算测试。每一次的竞赛活动都能激发口算练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口算练习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3.科学有效地进行口算技能的训练。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科学练习并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正确、合理、迅速、灵活的目的,从而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加强口算练习,要选择训练时机,注意训练方法,考虑训练周期,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口算训练的材料,切忌随意性与大量机械重复练习,而要从错误率以及后续学习作用两方面考虑,抓住难点反复练习,不能平均用力。比如低年级重点练习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可以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道,对进位加法本身来说,这些题的口算训练价值是等同的。但是对于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计算)的作用来说,口算训练价值就不一样。多位数乘法计算中,涉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题共60道,占总题量的60%,比如748×7,要用到28+5,49+3两道口算题,这60道口算题的训练就应增加题量。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口算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加强口算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会算,更要舍得花一定量的时间,采取合理有效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奠定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丹毓.《计算教学更应该关注什么》.江苏教育,2007年6月

[2]顾祥斌.《计算的“彩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10月

[3]吴正宪.《小学数学》.2008年6月

猜你喜欢

训练方式口算能力数学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