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11-18田伟付芳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性管腔分辨率

田伟 付芳芳

(1.郸城县人民医院CT 室 河南 周口 477150;2.河南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目前,临床中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要运用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且手术治疗费用高,应用较局限。近年来,多排螺旋CT 成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创冠状动脉成像的快速发展。64 排CT 冠状动脉成像以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优点,为无创冠状动脉的检查提供有效保障。笔者对GE64 排CT 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 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 例,女34 例,年龄50 ~71 岁,平均年龄(56.2 ±0.5)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划分为典型胸痛胸闷、不典型胸痛胸闷以及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GE64 排CT 成像检查,两周后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首先服用拜他乐克,将患者心率控制为40 ~75 次/min,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屏气超过15 s,扫描前口服硝酸甘油;对患者进行GE64 排CT 成像检查,采用心电图门控技术进行扫描,首先对隆突下1 cm 位置到心脏膈面下方位置扫描,运用三维重建、钙积分等技术对左前降支、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以及二三级分支血管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对形成的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进行区分。进行诊断时,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非显著狭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显著狭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所选SCA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 检查,运用Judkings 法分析左前降支、左主干、右冠状动脉以及左回旋支。非显著狭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显著狭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

1.3 评定标准 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SCA 检测影像诊断结果,主要观察CTA 诊断冠状动脉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

2 结果

2.1 64排CTA 诊断结果 1 例患者冠状动脉4 支血管严重钙化,不能对其CTA 进行评估,剩余患者均显影良好,见表1。

表1 64 排CTA 诊断240 支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

2.2 CTA 和SCA 诊断结果对比 CTA 和SCA 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CTA 和SCA 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结果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发病率不断提高。虽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检出率也不断提高,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但其依然是导致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运用64 排CT 冠脉造影CTA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能够有效排除冠状动脉是否粥样硬化,但不能为可能性较高的冠心病患者提供较多诊断信息,因此,诊断后需要加强进一步检查。另外,为解决64 排CT 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对患者进行检查前,要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控制心律平稳,这样能够避免给图像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提高诊断准确率。目前,多排CTA 不能完全代替冠状动脉造影SCA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但冠状动脉成像发展、诊断趋势将会朝无创性、方便性方向发展。近年来,双源CT、256 排CT 已经在临床中逐步应用,与64 排CT 相比,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分析软件图像重建,对诊断检查效果、图像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小,显著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且最终会逐渐发展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无创性标准。综上所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采用GE64 排CT 成像诊断,能够提高阴性预测值,可将其作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1]刘永保.65 例64 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8):134-135.

[2]陈岩,黄海青,王建华.64 排螺旋CT 低剂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6):37-38.

[3]李永丽,陈保利,郭莹,等.对比增强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心病[J].中华医学杂志,2014,14(21):1605-1608.

[4]杨伟宪,乔树宾,刘蓉,等.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纵隔和颈部血肿八例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5):406-408.

[5]程召平,王锡明,赵斌,等.双源CT 在小儿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3):232-235.

[6]吕滨,曹慧丽,杨立,等.CT 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通畅性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33-37.

猜你喜欢

创性管腔分辨率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尿液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无创性诊断中价值
早期血管老化无创性评估指标研究进展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EM算法的参数分辨率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一种提高CCD原理绝对值传感器分辨率的方法
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无创性定量分析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