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11-18杨海荣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瘢痕切口子宫

杨海荣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妇产科 河南 焦作 454000)

所谓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1]。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其中常见药物有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笔者就这两种药物用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诊治的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年龄为22~42 岁,平均年龄为(33.02±5.62)岁,孕次为2~4 次,停经时间为40~90 d,产次为2~3 次,均有剖宫产病史。全部患者均通过腹部和阴道检查确诊。随机将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停经时间、孕次以及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实施肌内注射治疗,药品由山西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其国药准字为H20066518,规格为50 mg,每次剂量为50 mg/m2。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药品由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其国药准字为H20033551,规格为25 mg,每次服用剂量为50 mg,每日2 次,连续服用6 d。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判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疗效评判标准如下:①治愈:满足以下3 个标准为显效,即β-hCG 水平降至正常水平,经B 超检查包块附着面积明显缩小,孕囊消失。②失败:满足以下两项中其中1 项为治疗失败,即治疗期间出现出血需转入急诊室者;血清β-hCG 未显著降低,呈上升趋势,包块增大,腹痛明显者[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比较(d,±s)

注:和对照组相比,* P <0.05。

组别 n 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时间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研究组 20 15.89±0.97* 55.29±4.21*对照组20 26.34±1.59 82.14±8.86

3 讨论

当前有关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明确,有学者认为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理想相关[3]。临床上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主要表现为血清β-hCG 水平明显上升、存在停经史、腹痛和阴道出血,诊断该病的主要方式为阴道彩超,以往研究结果发现对存在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患者实施超声检查时可发现子宫下段团状回声或存有孕囊[4]。

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治疗中,因该病妊娠囊位置存在异常,刚好处在子宫切口瘢痕处,距离膀胱较近,同时血流量也比较大,很容易出现切口器官粘连问题,如果采取手术治疗,比如刮宫、负压吸引或者强行分离等易引起大出血,使子宫破裂,对此为保留生育能力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氨甲喋呤为药物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文献报道较多的一种药物,可辅以手术治疗或者独立应用,获得显著效果。但是该药属于抗代谢类型药物,远期存在致癌或者致畸可能,容易对患有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育龄妇女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为有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专家学者开始寻找新的药物来代替氨甲喋呤,从近年来研究情况和临床实践结果来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可获得显著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研究组和应用氨甲喋呤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治愈成功率、血清β-HCG 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不仅可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β-HCG 和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1] 韩秀青,高丹丽,李桂荣,等.子宫切口瘢痕妊娠42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8):868-870.

[2] 刘根兰.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独立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39-40.

[3] 冀晓利,李小燕.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早期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194.

[4] 胡淑芬,鲁筱莹,董笑娜,等.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一例治疗教训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786.

猜你喜欢

瘢痕切口子宫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