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评估

2015-11-18李亚东郑广瑛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屈光度屈光植入术

李亚东 郑广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屈光手术的理想目标是使近视患者脱离框架和隐形眼镜。尽管角膜激光手术作为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1-2],但其限制性及风险性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对高度近视和薄角膜患者。当上述患者不适合角膜手术时应考虑植入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近年来,ICL 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得到了充分肯定[3-4],但其研究时间最多不超过4 a,故本文就ICL 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进行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ICL 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62 例(110 只眼),其中男性24 例,女性38 例,平均年龄29.27 岁。术前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主觉验光,眼内压测量(Goldmann 眼压计),裂隙灯检查,直接眼底镜检查,角膜地形图(Orbscan Ⅱ,美国博士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SP-3000P,日本拓普康)和超声生物显微镜。病例纳入标准:年龄在21 ~45 岁的高度近视患者;屈光稳定(2 a 内波动在±0.5 D);不愿或不适合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2 500 个/mm2;前房深度>2.8 mm;瞳孔直径<6.0 mm;排除其他眼部疾病、手术及全身疾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人工晶体 瑞士Staar Surgical 公司生产的ICL为单片、可折叠型人工晶体,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光学直径4.65 ~5.5 mm,全长11.5 ~13.0 mm,宽7.50 ~8.00 mm。本研究所有患者采用V4 型ICL。ICL 的屈光度由Staar 公司专用软件计算得出,大小取决于Orbscan Ⅱ提供的角膜直径(白到白)。

1.3 术前准备 术前2 周行YAG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10∶30 及1∶30 方位)和周边视网膜激光,以防术后瞳孔阻滞和视网膜脱离。

1.4 手术过程 术前30 min 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扩瞳,倍诺喜做表面麻醉。在显微镜下先将ICL 装入专用推注器内,于颞侧做3.2 mm 的透明角膜切口和辅助切口,注入透明质酸钠,将ICL 缓慢推入虹膜平面,用调位钩将其推至虹膜后睫状沟内并居中,术毕卡巴胆碱缩瞳,吸出眼内的黏弹剂,水密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 mg 和地塞米松3 mg。手术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无术中并发症。

1.5 术后随访 术后4 a 定期随访,检查UCVA、BCVA、眼压、角膜内皮数,并行裂隙灯、眼底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时间点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性 术后1、12、24、36、48 个月的UCVA 及BCVA 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01),但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每次随访UCVA≥0.5 和1.0 的眼数比例见表1,术后各个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17)。

表1 术后各时间点(月)UCVA≥0.5 和1.0 的眼数[n(%)]

2.2 安全性 术后每次随访,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ICL 拱面未接触晶状体前表面。18 只眼(16.36%)出现术后并发症(见表2),其中2 只眼(3.23%)在术后第2年晶状体前囊下混浊并持续至第4年,期间视力无下降,未给予白内障摘除术。

2.3 可预测性 术前等效球面屈光度(SE)为-12.25 D,术后1 个月、4 a 分别为-0.70 D 和-0.85 D,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01),但1 个月、1 a、2 a、3 a 和4 a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每次随访SE 与预期SE 差别为±0.5 D 和1.0 D的眼数比例见表3,术后各个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35)。

表3 术后各时间点(月)SE 与预期SE 差别为±0.5 D 和1.0 D 的眼数(n,%)

3 讨论

LASIK 和PRK 通过重塑角膜形态来改变患者屈光状态,而ICL 则通过植入一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来矫正屈光不正,具有可逆性,同时保留了自身晶体的调节作用。因此,ICL 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接受。本文针对ICL 植入术后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评估。

有效性以术后UCVA 及UCVA≥0.5 和1.0 的眼数比例评价。本研究中,患者术后1 个月UCVA 为0.8,第4年为0.76,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提高。UCVA≥0.5 和1.0 分别有100 只眼(90.91%)和67只眼(60.91%),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相似。Ju Y等[5]在随访时间3 个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中发现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后,有92.7%的患者术后UCVA≥0.5。Rayner 等[6]发现ICL 植入术后1 a,100%的患者UCVA≥0.5,78.5%的患者UCVA≥1.0。

ICL 大小选择不当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ICL 过大会引起闭角型青光眼,过小会增加白内障发生率。3只眼(4.84%)ICL 表面有散在色素;1 只眼(0.91%)术后1 个月出现高眼压,经短期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不影响视力。Kamiya 等[7]指出ICL 植入术后4 a 未发现眼压升高,Menezo 等[8]在ICL 植入术后3 a发现了1.5 mm Hg 的眼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个月4 只眼(3.64%)出现眩光,2 只眼(1.82%)持续至末次随访,这个可能与ICL 相对于瞳孔较小有关[9]。1 只眼(0.91%)术后1 个月出现干眼,经人工泪液治疗后痊愈。术后无ICL 移位、偏心。

术后2 a 2 只眼(1.82%)出现晶状体前囊下混浊,持续至第4年,不引起视力下降,未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尽管未发现ICL 接触晶状体前表面,本研究中白内障发病率与Ju Y 等[5](0.00%)和Alfonso 等[10](2.1%)有所差别,这可能与随访时间和病例数有关。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手术损伤、年龄、ICL 拱高[11]、房水代谢及虹膜调节时ICL 前后运动[11]。Colin[12]的研究证明高度近视人群比正常人群早发白内障,因此尚不能明确ICL 植入是否促进术后白内障的形成。

本研究中球面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差别为±0.5 D和1.0 D 的眼数比例分别为75.81%和93.55%,与既往报道一致。Ju Y 等[5]研究38 只眼在ICL 植入术后1 a的屈光结果发现,72.5% 与预期屈光度差±0.5 D,88.0%相差±1.0 D。Kamiya K 等[7]发现79%和93%的患者与预期屈光度差0.5 D 和1.0 D。

综上所述,ICL 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ICL 植入术与术后白内障发生之间的联系仍不明确,因此更大样本、多中心、长随访时间的研究仍很必要,以求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1]王璐,王雁,左彤,等.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2):1542-1545.

[2]卓娅.不同准分子激光手术方式治疗近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2):147-149.

[3]廖荣丰,刘晓庆.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与Lasik 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3,34(11):1587-1590.

[4]荣运久,王菲,刘菲,等.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4):339-341.

[5]Ju Y,Gao X W,Ren B.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high myopia[J].Int J Ophthalmol,2013,6(6):831-835.

[6]Rayner S A,Bhikoo R,Gray T.Spherical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es for myopia and hyperopia:126 eyes with 1-year follow up[J].Clin Exp Ophthalmol,2010,38(1):21-26.

[7]Kamiya K,Shimizu K,Igarashi A,et al.Four year follow-up of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moderate to high myopia[J].Arch Ophthalmol,2009,127(7):845-850.

[8]Menezo J L,Peris-Martínez C,Cisneros A L,et al.Phakic intraocular lenses to correct high myopia:Adatomed,Staar,and Artisa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4,30(1):33-44.

[9]Maroccos R,Vaz F,Marinho A,et al.Glare and halos after“phakic IOL”.Surgery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J].Ophthalmologe,2001,98(11):1055-1059.

[10]Alfonso J F,Baamonde B,Fernández-Vega L,et al.Posterior chamber collagen copolym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es to correct myopia:five-year follow-up[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1,37(5):873-880.

[11]于莉,黎明,彭云,等.ICL-晶状体间距和虹膜张力对ICL 术后并发白内障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6):684-687.

[12]Colin J.Bilensectomy:the implications of removing phakic intraocular lenses at the time of cataract extrac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1):2-3.

猜你喜欢

屈光度屈光植入术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