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在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15-11-18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关心师生关系师生

陈 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秦皇岛 066004)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博学多才,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才知道影响带动学生,教师除了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要团结互助、友善宽容、识大局顾大体。教师在学科上有所造诣,在各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自身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做到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这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个自身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部最好的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自觉、自律、自查、自改,努力构建良好的师德,这些将会在可塑性极强的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会使他们长久永远地终身受益。教师要教育学生求大智、立大志、做大事,告诫他们“学习要加、骄傲要减、耐性要乘、懒惰要除”,教育他们知道感恩,感谢社会、感谢父母,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为何存在以及存在的价值,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培养他们同学之间的友爱关系,潜心研究不同学生不同人才的教育管理方法,采取启发、互动各种可行的方法去尝试,尽职尽责的去为学生服务。

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和蔼可敬、多些鼓励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要有博大的胸怀、大海般的容人气度,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有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才会实现心灵交融,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和关系处在长久的和谐气氛之中,使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去接受老师的教诲,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愿望,达到启迪学生,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之间爱的桥梁是建立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在实际工作中彻底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 建立起民主、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公道正派、一视同仁、无感情用事的新型关系。

爱的力量是无穷而伟大的,老师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及情感去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尤其对性格偏激固执、个性孤僻古怪、学习及品德不足有缺陷的,或背负着家庭、学习、生活等等方面压力的那些所谓的“差”学生,应以坦率、真诚、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帮助这些学生,及早地使带有“破罐子破摔”以至厌世愤世心理的学生走上正确道路,真正做到春风拂水、润物无声,这些都要靠我们的教师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从学业上去引导他们、从思想上去指导他们,创造公平、和谐的环境,用真诚、平和的心去和学生沟通交流、耐心仔细地倾听,详细深入地了解,最终取得他们的信任,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样才能做到学校发展学生成才,这些都有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

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爱与严有机结合,要循循善诱,慢慢开导,在培养教育服务学生方面,应做到把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的提问解答有耐心,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做到周到、亲切、和蔼,把他们当成朋友,对面临家庭、经济、交际压力的学生,更要多给一些关心,多给一些帮助,给他们爱,增进师生之间感情,用信任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千万不要产生焦躁心理,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打、压、管他们,要了解把握他们的心里特点有及变化规律,充分信任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增强承受困难挫折、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一定程度上消除自卑和偏激心理。

师生之间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学生会呈现出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状态,教职员工会保持优质高效,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同时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项工作,努力创建和谐的校园,加强校园和谐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创造和谐精神、不断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师生的和谐关系、最终营造出良好的、民主的、朝气蓬勃以及和谐的局面。

猜你喜欢

关心师生关系师生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如何面对“贴上标签”的关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开心与关心
关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