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对策

2015-11-18吴广萍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讯息新闻媒体报刊

吴广萍

(南昌广播电视台,南昌 3300000)

一、自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理念和方式的改变

(一)自发和平等的媒介观念

自媒体的盛行对传统媒介观念最大的冲击就是传播过程中的自发性和平等性,其中大致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在自媒体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既是传播的客体(接受者)又是传播的主体(发布者)。作为普通大众不再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

其二,讯息发布内容的自发性。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不仅日益成为新闻舆论的一个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

(二)网状传播路径。

自媒体作为一种带有“全民娱乐性”的媒体发布平台,在传播方式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其充分的交互性。我们可以将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方式解读为“网状传播”路径,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的“扇状传播”路径相对应。具体而言,自媒体的信息源遍布民间,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传送相关讯息,而接收者同时又可以是下一个发送者。这就是微博等自媒体上的“转发”概念。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热门事件都依托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转发,一些新闻热点甚至在短短几年内达到百万以上的转发量。

二、自媒体的传播局限性

(一)媒体公信力较低

正因为自媒体具有相对较为充分的自由性,其讯息发布流程缺乏严格的监管过程,其真实性难以保证。往往今天还是自媒体上的新闻热点,第二天就被确认为虚假信息。新闻难辨真假甚至恶意传谣的现象必然带来媒体公信力的危机,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广电和报刊新闻相比于自媒体新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信息筛选困难

即使不考虑自媒体讯息发布的真实性,自媒体的受众还必须面对讯息的过滤问题。广电和报刊媒体作为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媒体定位,并在这种明确定位的基础上配置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制度。在自媒体这个开放平台上,这些定位和过滤的工作交由受众自己来进行。但是,众所周知,面对自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这种筛选定位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

三、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对自媒体的应用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传统媒体,自媒体既有自身优势又有明显的缺陷。这就为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应用自媒体、以更好地服务传统媒体和丰富提高既有的新闻传播效果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一)充分利用自媒体信息,寻找社会热点和新闻线索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自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往往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但是广电和报刊新闻从业者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经验对这些信息加以利用。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新闻生产者只能是记者,一般情况下,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后才会赶到新闻现场。但自媒体时代,新闻第一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通过手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在几秒钟内传到网上,这种速度其他媒体无法比拟。报刊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媒体热点才能更好地掌握重要的新闻动态。

(二)借助自媒体的互动性,打造自身发布平台

自媒体的强势发展使得包括政府各部门在内的权威机构都纷纷加入其中,传统新闻媒体当然也不能甘居人后,而必须全力打造好自身的自媒体发布平台。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平台的打造必须充分利用自媒体的长处,也要时刻突出广电或者报刊新闻媒体自身的优势。

总体而言,传统型新闻机构的自媒体发布平台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借助自媒体的互动功能,获取读者的反馈意见,引导相关的讨论,组织必要的交互活动。我们看到,今天很多的广电和报刊新闻媒体已经能够自觉地使用自媒体平台,但是也有一些报刊新闻机构的自媒体平台缺乏必要维护,影响力还有待增强。

综上所述,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既要充分认识到自媒体的力量,又必须拒绝妄自菲薄、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理性地全面看待和研究自媒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让自媒体成为广电和报刊新闻工作的重要补充,在保持传统媒体新闻的社会公信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9.

[2]彭小毛.自媒体时代及其舆情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

猜你喜欢

讯息新闻媒体报刊
雪中放牧新风景
百强报刊
来自西北的讯息:民国报刊中的“西夏”
讯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生命的讯息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