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花灯戏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对接研究过程简述

2015-11-18覃生平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花灯湘西唱腔

覃生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 417000)

湘西花灯戏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对接研究过程简述

覃生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 417000)

湘西花灯戏流行于湘西,民间俗称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而形成的花灯戏,其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得名,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等。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以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它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湘西花灯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湘西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理当受到高度重视,这在熊晓辉所写的《湘西花(花灯戏)傩(傩戏)音乐拾零》(发表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和陈丽霞所写的《论湘西麻阳苗族“花灯戏”的艺术形态和特色》两文中已经有所呼吁和体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花灯剧在电视、电影、小说、戏剧、计算机网络等强大信息的冲击下,已濒于灭绝。湘西各地的花灯戏剧团也因为时代经济浪潮的冲击逐渐分流、消失,花灯戏表演艺人也开始转行,甚至在逢年过节也很难再见花灯戏。信息的“分流”使大量观众不再关注这一古老而又还处于“童年时代”的民间艺术。作为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人们对湘西花灯戏的探索则更为匮乏。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探讨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运用湘西花灯戏唱腔的项目意义则更显深远。

一、内容简介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分析湘西花灯戏不同唱腔的声型特征,主要通过收集相关音乐资料、花灯戏曲谱、视频,观摩湘西地方花灯剧团的节演,或走访民间花灯艺人为研究途径。其次,探讨湘西花灯戏不同唱腔的声型特征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民族声乐演唱的不同个性风格上),主要途径是把第一步的分析总结内容运用到我们平日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来,革新教学观念和方法(项目所有成员参与探究);最后,在前两者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湘西花灯戏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

本项目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有:理论研究法:收集并整理相关音乐视频资料,从湘西花灯戏唱腔出发,对湘西花灯戏唱腔的不同声型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湘西花灯戏唱腔和民族声乐演唱的对接点。田野调查法:组织课题参与者,赴湘西花灯戏剧团实地考察、观演,走访询问民间花灯戏表演艺人等,获取本课题的第一手材料。对比法: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湘西花灯戏唱腔中的不同特征和民族声乐演唱作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共通点,进而运用于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实践研究法:在田野调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湘西花灯戏各唱腔运用于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实践研究。花灯戏作为湘西地区的一种重要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伴随着佳节喜庆、酬神还愿、求雨祛病等一系列民间活动而存在,不仅形成了固定的舞蹈表演模式和唱腔形式,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湘西地区民俗文化内涵。湘西歌舞花灯、演唱花灯和对子花灯三种形式在呈现出不同的声型特征和听觉效果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气息应有方式、真假声的灵活转换、独特的喉音运用方式以及鲜明的润腔特色等不同的演唱技巧,对现代普通高校的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借鉴价值。普通高校音乐学科的学生特别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演唱方法和个性风格的把握上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与传统戏剧湘西花灯戏唱腔的对接融合研究,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对接、融合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夹生、粗糙、幼稚、分寸失当等问题和弊端,这是项目研究、探索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教学是生长的,它需要时间来验证成效,本项目的的无形成果更重于有形论文成果形式,对于普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革新和发展这一大课题来说,本项目的成果是谨小慎微而略显不足的。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与此相关的项目研究中来,为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与传统戏剧湘西花灯戏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结论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歌演唱基本上是民间的传承接唱。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基本上都是在我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声音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保持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本论题以湘西花灯戏唱腔为切入点,把传统戏曲的唱腔运用到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来,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发展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提升民族审美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对湘西花灯戏唱腔和民族声乐演唱的联合研究对于湘西以及湖南乃至云南、贵州等地花灯戏剧种的挖掘、传承和发展都有一定的保护和推动意义,研究湘西花灯戏唱腔和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对接,为探讨地方戏曲声乐演唱的传承和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发展,开发富有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具有开拓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群.云南花灯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黄映玲.云南滇剧花灯发展年度报告[R].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科学研究项目基金支持,项目编号为:12C0756。

猜你喜欢

花灯湘西唱腔
浅谈藏族唱腔美学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
挂花灯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赏花灯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