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鲁迅文学作品红色革命思想历程

2015-11-18门元元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鲁迅马克思主义革命

门元元

(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 712000)

鲁迅是我国近代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现代文学奠基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灵魂标志性人物,是为人民争取幸福生活、反帝反封建的代表性人物,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做出巨大贡献。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著作,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一、探索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文化学者发起的一场提倡民主科学,反对落后传统礼教与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及文学革命运动。这次运动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提供了良好契机,突破了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促使民众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目光看待中国文化,学习吸收西方文化先进科学知识与技术,从而极大程度地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鲁迅幼时本为小康之家,后家道中落,祖父坐牢,父亲病逝,便依靠亲戚过活。随后就读于洋务学堂,但国内没落腐朽的封建教育最终促使其于1902年抵达日本求学,因关心人民国家疾苦鲁迅选择从医,经过两年学习顿感医疗的效果作用远不及文艺运动之深刻彻底,至此弃医从文,将精力投入翻译外国先进文化资料,为国民引进大量西方科学文史知识和政治思想,为个人和国家倡导独立、寻求方向。“我以我血荐轩辕”便是自己早已将一腔热血献给了国家和民族的明确写照。1909年底鲁迅回国,以文学作品为武器,严肃彻底地分析了国内腐朽的封建制度,加强了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批评,将自己的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为新社会新时代的建立探索正确道路。

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鲁迅后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救国道路,在其个人革命作品,及翻译选取西方著作过程中都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在做评述性工作中也提倡务必要顾及全局以及当下所处的社会状态。他系统学习并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革命作品为依托,以共产主义精神为锐利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最高指导思想,准确地分析国内形势,指导斗争方向。这一系列行为都明确体现出来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在阶级社会,人性总是与阶级性纠缠在一起,人性也往往以阶级性的形式表现出来。鲁迅的杰出不仅表现利用文学创作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教育,更是对实现社会的改造,是对抗黑暗局势的政治革命的最佳利器。鲁迅利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彻底否定了统治中国近两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制度、道德伦理等上层建筑,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最英勇挑战,是中国文化历史上最彻底最颠覆的反帝反封建文化运动。

三、为建设全新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为我国人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为了解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过上民主幸福生活,建设全新的、从未生活过的理想社会付出了巨大心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不遗余力地作出无私奉献。

青年时代鲁迅已明确了自己政治方向,提出“立人”思想,在日本求学本想科学救国,但一次课堂上的经历,使其清醒地认识到仅靠治病行医并不能彻底地拯救国人,身体上的康健只不过是躯壳,最终只能改变精神才能从根本拯救中国,思想革命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所谓“人立后而凡事举”,鲁迅始终强调人格自由和独立精神,

只有这样,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没有一大批立志报效祖国的新人,是根本不可能的[2]。

四、结语

鲁迅的一生是光辉夺目的,是拼搏奋斗的,他为民族为国家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朽的文化遗产,那700余万字的个人著作以及西方各国译文都是其红色革命思想和的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最直接最生动体现。他的革命文学思想扎根于中国底层生活,科学引进西方先进思想而不盲从、做到不断创新反思观念,积极客观地批判国民奴性、始终关心围绕社会存在的不良病态问题、探索并推进中华民族血脉、奋力追寻现代革命精神。在立人、新民、启蒙、改造国民性等涉及民族国家命运等问题上,他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斗士,能够对中国历史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中华“民族魂”之称号当之无愧。

[1]程致中,鲁迅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2]缪君奇,弘扬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J].鲁海漫谈,2014(9).

猜你喜欢

鲁迅马克思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鲁迅,好可爱一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的出行革命
阿迅一族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