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中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

2015-11-09李仁平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

李仁平

【摘要】  中职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2005年以前语数外等实施的是北京市统一的水平测试,教学围绕水平测试进行,通过测试来检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005年开始取消统一的水平测试,各校各自为政实施自己的评价方式进行自己的教学教研。直到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基础课的教学大纲,中职教育教学才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和教研,开始研究新大纲下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公共基础课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77-01

0

一、背景介绍

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第五部分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该《意见》的第六部分还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增强教学、学习、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文化课中强化实践性教学,各级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原则上要达到总学时的60%。

从该《意见》的第五部分可以看出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求基础课创新教学方式;第六部分进一步说明了创新教学方式应该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并要求实践性教学占总课时的60%。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是什么?应该在公共基础课中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本文将进行探究和思考并给出笔者的建议。

二、概念界定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按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训教学大纲对学生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并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一,包括认识实习:参观考察、角色转换,融入职校;校内实训:模拟仿真、训练技能,融入职业;生产实习:真实环境、理实结合,融入社会;教学实验:真观演示、验证理论,达到知识深化。实践性教学的相关理念有:就业导向、实践导向、活动导向、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问题中心、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对师资的要求是:具有现代的职教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应的教育能力、娴熟的职业技能、规范的行为形象、实用的职业知识、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

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5种教学方法是平时专业课中常用的,有些也被用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一)四级教学法

本教学法包括四步准备—示范—模仿—练习(如下图所示)。

1.教师准备讲解:教师首先要作好物质上准备;其次是编写实训指导课教案,接着就是上实训指导课,使学生明确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

2.教师示范:学生明确实训任务后,教师要给学生作操作示范。让学生充分看清教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如有必要也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连贯地向学生作一次全面的操作示范。

3.个体模仿:在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已作的示范,可让1-2位学生动手模仿操作。要突出试做、理解、说明三个主题。

4.全体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这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

该教学法分为六部:任务—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第一步是应该做什么?第二步是应该怎么做?第三步是确定制作过程和所需工具与培训教师专业谈话。第四步是实施计划制作工件,完成委托任务。第五步是检查加工的工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表格,独立检查和教师检查的两者相比较。第六步是评价:与培训教师谈话以讨论专业上的提高和能力方面的进步或改进。

(三)问题中心法

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包括六步:构建方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评—课程讲解。教师的角色或任务应该是:按照课程内容,构建授课的方案;针对课程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监控;互动式的点评;归纳课程内容。

(四)活动引导法

活动的过程包括五步:确定目标—构思方案—说明活动—实施过程—评定总结。具体来说:第一步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第二步教师构建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事先对学生作出解释和说明。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观察,不多发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些指导性的插话。最后评定总结时,利用评价表格发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逐一点评,总评过程可师生互动,最终使学生的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五)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任务前(pre-task)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材料,也为导入课文作准备。让学生从课堂教学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投入新课的学习。任务(while-task)执行阶段:教师围绕着课文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教学,而学生使用各种语言材料完成相关的任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知识。任务后(post-task)巩固阶段:教师围绕着课文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教学,而学生使用各种语言材料完成相关的任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实践性教学是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将实践性教学摆放到重要位置,确保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还需不断探究、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计划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