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生命的感悟应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价值追求

2015-11-09杨国平

关键词:感悟生物教学生命

杨国平

【摘要】  课程文化的核心就是课程的价值思想。学科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应该关注其学科思想,这应是课程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学生物教学可以从生命的物质性、生命的运动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有序性、生命的适应性、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创新性、生命的对立与统一、死并不是完结、人是生命的杰作、生命是美丽的等层面去审视生命,感悟生命,这应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命 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56-01

0

听了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程红兵先生关于课程文化的讲座很有感触。课程文化的核心就是课程的价值思想,从价值维度去思考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是当下课改不能无视也不容避开的层面,正如程先生所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教育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教育中价值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这是最可怕的缺席。课程文化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学科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应该关注其学科思想,这应成为课程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下面仅结合我所教的生物课程简单的谈谈教学中可以挖掘的价值元素。

生命的物质性。生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质,是“蛋白体存在的方式”。世界上有生命的物质,没有非物质的生命,根本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超乎自然的所谓“神灵”和“上帝”,大庙里的神像只是人们出于对神奇的生命的崇拜而物化出的生命符号,毕竟这不是生命。

生命的运动性。生命物质和其他物质一样是在不停地运动着,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特殊表现行式,自主、自由的宏观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外部表象,复杂奇特的微观运动使生命遍布梦幻迷宫。

生命的整体性。组成生命的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形式和特殊功能,它们在生命体系里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旦离开了完整的生命体系它们扮演的角色就不复存在。只有在完整的生命机器里,各部件才会承担着生命的含义,才能演绎扑朔迷离的生命过程,才有各自抒发生命情怀的机会。

生命的有序性。生命体系中的一切都是有序的。生命物质或结构在生物体中的存在是有序的,人们正是苦于尚未弄清它们在生物体中处于怎样的有序状态而至今不能在试管中将各组分合成出生命来;生命虽然可以克隆,但必须以生物体中一个完整有序的单位作为起点;基因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决定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对于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刺激,无论通过激素作用还是通过神经反射来作出反应都有一定的程序;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细胞器,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进入消化道的各种食物被多种酶对口、按序分解成有用物质而分门别类地吸收;心脏一定节律的张驰保证了物质运输的按部就班;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总是按照严谨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生命的适应性。生命艰难地挣扎着从朦胧中走来,生命不安于现状,摸爬滚打于泥土间,飘泊洗礼于风雨中,扎根于悬崖峭壁,游动于沙漠荒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霸天竞自由”,竞争中求生存,斗争中呈英豪,“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互助共生谋发展,争奇斗丽显个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无奇不有,无所不在,适应的方式巧夺天工,千奇百怪,适应的本领各领风骚,叹为观止。

生命的多样性。DNA的千变万化决定了蛋白质的千差万别,蛋白质的千差万别体现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生命的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生命多元,相对稳定,差异永存,不断发展。

生命的创新性。只要生命存在,生命物质就永无休止地进行着自我更新,“生命在一瞬间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物质的不断更新是物质之所以成为生命的最基本特征。生命不仅吐故纳新,而且不厌其烦地把自身的固有物质分解开来重新合成,尽管合成的是原先就有的物质,但生命情愿通过这样的合成来追求新意。

生命的对立与统一。生命充满了矛盾。生物体在同一时间里,既有细胞的生,又有细胞的死;既有同化,又有异化;既有兴奋,又有抑制;既有分裂,又有融合;既有主动运输,又有被动扩散;既有相互制约,又有相互促进。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雌,又有雄;既有性状的显性,又有性状的隐性;既有进化,又有退化;既有互助,又有斗争。

死并不是完结。有生就有死,死是生命的必然,是自然归宿。细胞的新生伴随着细胞的消亡;蝌蚪尾巴的死,成就了蝌蚪变成了青蛙;枯老的植株把新生的希望寄托于种子;春蚕的蜕皮促进了幼虫不断发育走向成熟期;飘逝的落叶保证了树木走过严冬迎来三春晖。

人是生命的杰作。人是生命运动最高级的表现形式,生命世界里因为有了人,这个星球才变得如此五彩缤纷,才有了诉不完演不尽的悲喜活剧,才孕育着波澜壮阔和惊天动地。人具备了生命的一切自然属性,又具备了特殊的社会属性。

生命是美丽的。生命富有魅力,令人神往。生命运动错宗复杂,出神入化,这是生命的玄妙之美;生命的故事只用四种“文字”(碱基)来叙说,这是生命的简洁之美;生物大小不等,习性各异,各得其所,这是生命的平等之美;生物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是生命的包容之美;生物不加粉饰,个性毕露,这是生命的自然之美;花鸟鱼虫色彩纷呈,神态各异,这是生命的形态之美;丑小鸭也能下蛋,野百合也有春天。

深切地感悟生命,是为了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探究生命;是为了提升生命素养,更自觉地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是为了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发展观和世界观,更忠实地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更积极地创设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在更高层面上体现生命意义,彰显生命价值。

猜你喜欢

感悟生物教学生命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