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的“五个评析点”

2015-11-06葛亚军

体育师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评析身体素质教材

葛亚军

面对年轻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的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我们在评课、议课时,要重点性、针对性的围绕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等进行全面、立体性的分析与会诊,着力通过透过课堂问题,肯定优点、指出缺点,立足于导向、着眼于帮扶,更快、更好地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一  辨析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是年轻教师较薄弱的能力之一,评课时应先听授课教师讲解教材解读与设计的背景与理念,然后与授课教师一起针对教案设计参与课堂教学,把教学设计的点、线、面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学习针对性的品、评、思、辩,帮助年轻教师找出问题症结与解决方法。如教学设计否体现有较强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梯度意识;是否体现教材搭配、教学目标确定与实现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的横向联系以及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纵向联系;教法、学法、练法、赛法的设计与生成是否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安全性,克服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有效性。如身体素质练习课的搭配,是否紧紧围绕身体素质练习的针对性,采用主辅搭配、上下搭配、大小搭配、难易搭配、长短搭配、赛练搭配等来提高身体素质练习有效性。这样进行综合、立体式客观、辩证的评析归因,帮助年轻教师通过辩析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  解析教法

教学方法的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对年轻教师体育课堂的评价应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的教、学、练、赛的方法与形式来进行重点性的分析与评价。如教学是否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棘手点等巧妙地把讲解与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纠错法、引导法、指导法、激励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与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合作法、探究法等学练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以提高教、学、练、赛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评析教法时,应引导年轻教师了解“完整法”适用于技术结构相对较简单的教材,如急行跳远教学;而“分解法”适合于技术结构相对复杂的教材,如武术基本功组合、套路教学。“发现法”适合于典型、有深度的教材,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基础配合;“游戏法”适于比较枯燥的教材,如耐久跑教学。在评析“讲解与示范法”的运用时,要引导年轻教师知道新授课的讲解要注意“少”而“精”,示范则要“多”而“优”;复习课的讲解应是“细”而“多”,示范则应“精”而“全”;巩固提高课的讲解应“实”而“致”,示范则应“辅”而“尖”等。讲解与示范要力求直观、规范、准确。讲解与示范是否让全体学生都听得见,看得到。如示范篮球的左、右滑步的正面示范;后蹬跑的腿和后蹬的身体姿势的侧面示范;武术套路、广播体操的镜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结合,使学生既能获得动作关键印象,又能掌握动作运行的方法和路线。在评议“预防与纠错法”的运用时,要重点评议教师是否根据根据学练情况,灵活采用讲解与示范法、比较法、图示法、诱导法、辅助法、分解法等来纠正错误。是否针对动作错误抓住主要之点,分清主次,有层次、按步骤地让学生一个一个去纠正错误。如前滚翻教学应先抓“团身紧”的纠正与改进,然后再抓两脚并拢、直腿前滚等动作细节。

三  研析难点

教学难点的准确抓住和巧妙突破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评价要紧紧围绕教学难点的突破为立足点。针对体育课堂教学中难教、难学、难练、难会的棘手点进行针对性点评与建议。如分组、分层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评议年轻教师是否针对教学难点遵循先简后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针对性的分层、分组教学。看教师是否对优生安排了以“放”为主的“导学”;对中等生,实施了以模仿性学习为主的“领学”;对后进生是否实施了耐心、精心的专门辅导式“扶学”。分组、分层教学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学性有相应定量、定时、定性等的要求,是否把新教材、复习教材、身体素质、游戏活动等进行巧妙的组合、搭配;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练习方式是否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分组循环各练习站;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授内容、难度较大内容、容易发生危险动作的小组上,是否适当兼顾了其它小组;是否通过小组长加强各站练习的帮助、监督、反馈。

四  剖析缺点

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倾听教者的自评,不要在偶发性错误、琐碎问题上挑毛病、纠缠细节。要以尊重、商量的口气与教者共同分析研讨,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希望。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解读与掌握?是组织环节上的问题?是规律性问题还是技术性问题?如教学难点突破的力度不够,组织手段强度不到位,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效率低,对教学中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教学冲突或教学事故;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教学目标达成率不高等。是教学帮助与保护不力,造成学生损伤?是体育课密度和练习密度的设计与监控的问题?评价时,我们应倡导体育教学既要追求快乐体育氛围的拓展,更要注重教学密度的坚守,引导年轻教师要善于运用重复(或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比赛、游戏、竞赛因素,充分利用场地,一物多用等以加大练习密度。面对年轻教师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含糊其词,不说套话,不要遮遮掩掩,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夸大其辞,不能掩盖问题或蜻蜓点水,要真诚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导向,评议者决不能居高临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评课要注重策略,对年轻、心理承受能力强的老师可以坦率直白一些。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五  赏析亮点

在评课时我们不能苛求、挑剔年轻教师,不要求全责备,要以肯定成绩为主、以帮助提高为主、以鼓励改革为主,要围绕年轻教师的“特”、“亮”为出发点,要多看长处,多看进步。

评析时要对年轻教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改尝试、教学创新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如课堂设计横向与纵向的层次性;教学流程的精确性;教学结构的严谨性;教学过渡的流畅性;量与强度的适切性等。如体育器材的一球多用、一绳多用、一垫多用、一瓶多用、“组合运动”等,场地设计的定位法、顺势法,循环练习法、图形法等设计与运用的巧妙性与新颖性。我们应鼓励年轻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引导年轻教师从自己的技术、技能、身体素质、教学技能等实际出发,独辟蹊径,有目的、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注重教法、学法、练法的提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教学特色,更好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如跳跃教学既是技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年轻教师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学生实际,围绕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急行跳远、急行三级跳远、跳高等精心策划、设计出系列性、系统性、个性化的教、学、练、赛、考、评方法,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

参考文献:

[1]  王季华.年轻教师提高观课效能的方法与策略[J]. 体育 师友,2014(3).

[2]  王晓霞.准确把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1(8).

[4]  顾渊彦.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J].体育教学, 2007(2):6-7.

(江苏省如东县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226400)

猜你喜欢

评析身体素质教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教材精读
评析复数创新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