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5-11-06陈新梅

体育师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气功普及师资

□ 陈新梅

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 陈新梅

健身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形式多样、动作简单、功效显著独特的养生方法,其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高校学生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群和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然是普及和推广的重点。文章对影响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寻找科学合理的对策,使健身气功在高校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健身气功;高等院校;制约因素;对策

1 引言

健身气功从传统的气功中演变而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在我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终身健身意识的逐步加强,以及健身气功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多样、动作简单、功效显著等特点,使得其在今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 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但目前在高等院校开展的情况还不容乐观。本文将通过对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的普及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展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健身气功普及和推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健身气功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普及与全面开展,为健身气功的发展及推广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 制约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的因素

2.1 对健身气功的认知不足

由于受到法轮功等邪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误导,加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学生和教师以及主管领导部门一谈到健身气功总是和以前的气功相混淆,认为气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是些老年人练的功法,不适合年轻人学习。还有很多师生甚至是教学管理者对健身气功一无所知,导致健身气功的教学无法开展。在历年的教学中,许多大学新生在选课的时候都不知道健身气功是什么项目,对健身气功充满疑问,从这些情况来看,说明健身气功的宣传力度还不到位,很多人并不了解健身气功,甚至不知道还有健身气功这种体育项目的存在。

2.2 健身气功师资力量有限

从历年参加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的情况来看,健身气功还没有在高校中全面推广并普及,参加比赛的高校多为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和体育院校,此外,还有少数综合类院校和民办院校,经对参加比赛的教练的访谈发现,即使参加了比赛,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却并未开展健身气功课程,或者只是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开展了养生课程,并没有专门的健身气功课程。从访谈中发现,多数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都受到了师资不足的限制。要么是没有专业的健身气功教师,要么是教师人数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还有一些健身气功教师是临时学的健身气功,专业技能根基不扎实,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效果有限,只能教授一种或者几种功法,此外,还存在有教错动作的现象。

2.3 主管领导部门不重视

由于健身气功的创编和推广时间相对较晚,加上在高校的宣传力度有限,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健身气功并不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更不可能重视,再加上学校在开设体育课程的时候体育项目众多,而健身气功的师资不足且多数学生对健身气功认知程度不够等因素,在教学工作计划和安排中根本不考虑健身气功,使得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受到阻碍。

2.4 教学经费和场地设施的限制

许多高校受到新校区建设或者老校区扩建、改造等各种因素影响,教学经费较为紧张,或者部分教学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再加上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对体育项目开展的投入很少,甚至故意削减体育开支,导致体育课等基础课程的课时被削减,场地设施无法满足课程需要,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健身气功教学的开展,对健身气功的推广不利。

2.5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大学生受到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健身气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且缺乏攻防技击性,认为健身气功都是老年人练的项目,学着没劲。也有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体育运动的影响,喜欢对抗性的激烈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或者喜欢当前趣味性较高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如轮滑、街舞等,对健身气功这种古老的枯燥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这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健身气功普及和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

2.6 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手段较单一

健身气功的练习动作有的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形态和生活习性,有的类似瑜伽和武术动作,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的运动经验,增大了教学的难度。加上受到教学课时、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很多高校从主观上回避健身气功教学的开展。此外,大部分高校的健身气功教学开展时间较短,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足,都是在摸索中教学,难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缺点。由此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健身气功的推广。

以上因素在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和普及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存在,彼此相互影响的,在制定推广和普及的策略时应全面考虑。

3 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的对策

在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使健身气功依托高校得以进一步弘扬和发展。结合以上制约健身气功在高校普及和推广的因素,文章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3.1 引导主管部门的重视, 大力培养健身气功师资

要在高校大力推广和普及健身气功,首先应该得到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双管齐下从两个方面制定相关的文件,引起高校主管领导的重视,加大对健身气功经费和硬件等方面的投入,另外,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时,使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不至于被遗忘;其次因健身气功相对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起步较晚,只有编创这几种功法的院校开展的较好,而在培养师资队伍的其他高校开设的较少,社会上习练健身气功的人数较多,但专业的较少,高校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的机会和时间较少,高校体育教师较难掌握专业技能,相对水平较差,这严重影响了健身气功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进而影响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在培养师资力量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高学历体育师资的培养,同时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3.2 在高校扩大宣传,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系统设置课程体系

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健身气功的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校园广播、学生社团、校园比赛以及公开表演等多种渠道,加强健身气功在高校中的积极性宣传,使高校师生对健身气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加速推动健身气功运动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健身气功的练习中。在形成一定氛围后,使管理领导重视健身气功课程的开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体系,建立合理、科学的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健身气功课程的考核制度及相关教育目标体系,以利于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对健身气功内在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要讲究科学,不要迷信。在业余时间应不断进行健身气功的练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练好健身气功基本功法的基础上,再逐渐增加练功的时间,达到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加强对健身气功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总结出练习健身气功最合理的方法,达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健身气功。另外,在教学中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要求,适当教授竞技健身气功,遇到难度大的动作不要求学生完成,只要求尽可能做到最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功热情,调动其自觉钻研的主动性和参与练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健身气功知识的掌握和练功效能的提高及健康水平的提高。

3.4 加强练功效果的测评,注重教师的沟通、反馈

教师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练习健身气功,力求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多种评价渠道,对学生的练功效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用良好的教学效果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认识和学习健身气功,增加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为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工作在高校健身气功推广第一线的健身气功教师,他们在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直接了解学生掌握健身气功的情况,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及建议,最直接地掌握了健身气功在高校推广发展的第一手数据,可以说是健身气功推广的最直接见证者。因此,为了更客观的了解健身气功在高校开展的情况,应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各种活动组织与健身气功教师沟通,加强健身气功教师之间的沟通,积极收集健身气功教师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健身气功的需求和建议,并随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推广策略。

4 结论和建议

4.1 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的普及与推广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当前在高校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

4.2 制约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推广与普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健身气功的认知不足;第二,师资力量有限;第三,主管领导部门不重视;第四,经费和场地设施受到限制;第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第六,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手段单一。

4.3 针对制约健身气功在高校推广与普及的因素,健身气功推广部门应不断努力,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大力培养健身气功师资;在高校扩大宣传,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系统设置健身气功课程体系;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专业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兴趣;加强练功效果的测评,注重与健身气功教师的相互沟通以及信息的反馈,了解健身气功在高校开展的情况,及时调整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1] 虞定海.五禽戏新功法的编创及实验效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35.

[2] 项汉平,袁泽方,王宏.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健身气功的开展状况与推广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5.

[3] 虞定海,李卫民.上海市健身气功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

[4] 虞定海,张茂林.口碑传播视角下健身气功国际化推广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

[5] 胡秉娇.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3):57-59.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G811.4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25

猜你喜欢

气功普及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天文知识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