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推进的四个坚持

2015-11-06

体育师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教师小学生

□ 江 群

浅谈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推进的四个坚持

□ 江 群

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舒展身体、愉悦身心,缓解学生因长时间学习而产生的疲劳。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及学生的迫切需求,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价值及发展趋势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究。文章围绕四个“坚持”,谈及了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推进的举措,期引起关注,盼广泛践行。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坚持

近年来,广大基层学校逐步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价值及作用之所在,日趋重视,设法运作。笔者结合本校的做法,谈谈有效推进的举措。

一 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了解学生要充分

好奇、敏感是小学生最鲜明的心理特点,在活动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事事都感兴趣、处处反应强烈,不时“好动”,遇事“跟从”。面对这一看似缺点的优点,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积极加以引诱,把准心理特点,激发参与兴趣。

2 设置情境谋恰当

小学生的心理稳定性差,易出现情绪波动,赢了别人,就会喜上眉梢、张扬炫耀;输给他人,往往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对此,体育教师要预设一些扭败为胜的小故事或活动视频,让学生感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

3 安排游戏求实效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很不成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渴求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因此,体育教师要针对其特点、喜爱,尽可能将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进行游戏化设计,提高学生的活动密度,让学生乐在其中,感受愉悦,体验成功。

4 进行分组讲科学

分组活动具有促进小组整体发展、增强团结互助精神、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及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等特点。通过参与组内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能够得到培养。体育教师要讲究策略,科学运作。

二 坚持涵育学生的品格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舒展身体、愉悦身心,缓解学生因长时间学习而产生的疲劳,但涵育学生的品格也尤为重要。所谓品格,是指品德教育,是为涵育人的良好品性而加以训练的举措。泄世不深的小学生,接受正面引导的难度要比初中学生小得多;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似含苞待放的花朵,精心“浇灌”,定会“绚丽多彩”。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这块阵地,涵育学生的品格,一是能使活动取得一箭多雕的效果,二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以本校的特色项目之一——独轮车为例:组队初衷是,成员必须有兴趣爱好且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少数队员因怕苦畏难而选择了逃避;不少非队员被热火朝天的练习场面吸引、感化而纷纷要求加入。整个一学年,独轮车运动队几经变化,成员由组队时的16名增至122名;由刚开始时的竞技宗旨质变为素质拓展,在大课间活动或学校大型活动中展演时,成了一道令人艳羡的亮丽风景线。笔者如是总结:一是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改变了“功利”想法,确立了正确的课外体育活动价值观;二是指导老师逐渐理解了切实的课外体育活动科学观,在训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了道德修养的涵养、人品素质的化育;三是借动作技术提升、战术演练之机,激发了队员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战胜失败的勇气,使其变得勇敢、坚强。

三 坚持丰富活动的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凸显内涵,还是走向形式?此话题已被不少专家、学者及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探讨、研阅过,结论基本是强调凸显内涵。笔者认为:内涵是形式的基础,形式是内涵的载体,二者不能偏颇。多年来,我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能够积极探讨,精心预设;在组织形态上,坚持科学把控,关注流程;在组织策略上,设法因势利导,正确归因;在组织效果上,竭力日益完善,追求品位。

以本校的特色项目之二——轮滑为例:我校系在城学校,且为全市小学的龙头老大,生源素质自然不用担心;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期望值高,在休息日和寒暑假,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开设的各种兴趣社团活动,其中,轮滑运动成了不少孩子的乐选项目。因不少同学有一定的轮滑运动基础,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相关体育老师设计活动方案时,做到理念要新、方法要当、花样要多,让学生感受轮滑运动的学无止境、获得提升、无穷魅力。实践表明,活动形式的丰富与否,能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活动本身的深入、持久。

四 坚持达成活动的目标

课外体育活动有“主要目标”,但“次要目标”绝对不能被忽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及学生的迫切需求,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确立,要有全新的认识、更高的追求。笔者与同仁探讨后,形成了一些粗浅看法:一是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即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懂得尊重伙伴、精诚合作;能够陶冶情操、优化品质;体验健康交往、共同成长。二是寓智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即学生在活动中,宏观查找问题,微观分析问题,乐观解决问题;学会巧干,精于实干,摒弃蛮干。三是寓美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即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辨言辞优劣,释放善意;判动作正误,提醒改进;评效果好差,鼓励伙伴。

以本校的特色项目之三——跳橡皮筋为例:每次活动伊始,小组长能够带领组员完成系列准备活动,将“点、迈、顶、绕”的动作要领巧妙地安排在徒手操中,且次次有变化,人人求潇洒;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讲究默契配合,更激励大胆展示;提醒伙伴,言语高声含柔和,动作到位显规范;碰到失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活动尾声,自评找不足,互评谈改进。事实上,“跳橡皮筋”已成了我校不少学生的绝活,他们中的佼佼者弹跳力强、节奏感好,成了学校田径及篮球运动队的主力队员、摘分高手。

诚然,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推进的意义、价值及发展趋势等,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与途径。笔者坚信,广大体育工作者一定会围绕“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遗余力地引领学生进步、成长!

[1] 王二伟.课外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建设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5) :27-19.

[2] 张传龙.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1,(6):36-37.

(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226500)

G807.2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15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教师小学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是小学生
取经之路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