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绳梯训练法在小学体育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2015-11-06肖红伟

体育师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绳梯灵敏实验班

□ 肖红伟

绳梯训练法在小学体育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 肖红伟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优于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符合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要求,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建议教师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安排绳梯训练动作,循序渐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绳梯训练法;身体素质;小学体育

1 前言

绳梯又叫“灵敏梯”或“软梯”,其设计简单、材质轻巧、携带方便,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较小,阶梯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间,即使在没有专业器材、场地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废布条、自主画线等方式可以解决场地器材问题,实用性非常高[1]。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素质能力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小学阶段需要着重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四项身体素质,而平常课堂中的跑、挑、投等项目不能高效全面地发展这些必要的身体素质,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新颖的、具有趣味性、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又能有效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方法。绳梯训练法以步法训练为主,训练方法新颖、趣味性强、种类繁多、动作难度层次分明,对提高练习者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开发练习者的智能,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百度等网络途径,查阅有关绳梯训练法、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法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对比实验法

2.2.1 实验对象

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中选取五(2)班、五(8)班2个总人数和性别比例最为接近的自然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五(8)班为实验班,五(2)班为对照班。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2.2 实验时间

2015年3月-6月,每周2节课,一共32节课。每节课训练10-15分钟。

2.2.3 实验过程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和本实验计划,首选选取参与实验的班级,五(2)班和五(8)班,实验前后均由笔者本人组织体育委员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50m、5m*6折返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测量(测试),实验班每节课采用绳梯训练法进行10-15分钟的身体素质训练,对照班每节课采用传统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进行10-15分钟的素质训练,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均有笔者本人担任。身体素质训练对学生的神经中枢兴奋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均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或者准备活动中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训练内容见表2。

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速度素质变化的对比分析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2]。小学阶段学生好动,尤其是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为了更好地对比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的训练效果,本研究选取50m跑作为速度素质的测试指标,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速度素质指标变化情况见表3。

从表3可知,实验前对照班男、女生50m成绩均优于实验班,通过4个月的对比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班级学生50m跑的成绩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班男生50m平均成绩由9.57s提高到9.12s,成绩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女生50m平均成绩由10.53s提高到9.67s,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忽略学生随着年龄增长速度素质自然增长的因素,说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学生速度素质的效果优于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

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灵敏素质变化的对比分析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突然变换环境的条件下,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身体活动的能力[3]。8-13岁是灵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是发展灵敏素质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选取5m×6折返跑最为学生灵敏素质测试指标,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灵敏素质变化情况见表4。从表4可知,实验前后,实验班男生5 m×6折返跑成绩由9.53±0.86提高到9.1 2±0.6 3,女生由10.41±0.84提高到9.57±0.64,提高幅度较大,对照班5m×6成绩提高幅度非常小,提高幅度最大的女生,仅从实验前的10.21±0.78提高到10.05±0.82,这说明绳梯训练法通过速度和方向的不断变化产生身体中心的移动,完全符合灵敏素质的训练机理,对发展小学生的灵敏素质具有较好的效果,是适合在小学阶段选用的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柔韧素质变化的对比分析

良好的柔韧性对预防运动损伤,增加身体运动幅度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小学开始注重学生柔韧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选取国标测试标准中的坐位体前屈作为柔韧性评价指标,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柔韧素质变化情况见表5。

表5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4个月的对比实验,实验班女生柔韧性从实验前的8.58±4.19提高到11.42±4.2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的男生柔韧性也从7.65±4.25提高到8.25±3.74,而对照班学生柔韧性提高较小,均值提高在0.3cm左右。说明绳梯训练法可以较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更加适合女生进行训练。

3.4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协调素质变化的对比分析

协调性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4]。绳梯训练法需要参与者有较好的感觉机能,对视、听、位和本体感觉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要求参与者在瞬间完成反应、预测和决策。绳梯训练不以改变外表肌肉体积和形状为目的,而是通过激活参与运动的神经肌肉细胞,改善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性、灵敏性,以及身体的感知觉能力和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本研究选用1分钟跳绳作为运动员协调性测试指标,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协调素质变化情况见表6。表6测试结果显示,4个月的对比实验,除对照班女生,反映学生协调素质的1分钟跳绳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非常明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关,本学期教学中加强了对跳绳的训练,一方面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对照班女生协调性提高幅度较小,笔者认为这与她们一开始就拥有了较好的协调能力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绳梯训练法相对于传统的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和协调素质效果好,对女生身体素质提高效果优于男生,尤其适合女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4.1.2 绳梯训练法符合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要求,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小,灵活多变,是一种现代的有效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4.2 建议

4.2.1 绳梯训练要由简到难,保证学生了解掌握每一种练习方法的基本要领,练习负荷可以不大,但要注重练习质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2.2 绳梯训练法运用到小学体育身体素质训练当中新颖独特、有趣、竞争性强、综合性强,而且训练过程中占用空间小,训练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安排动作。

(本研究为2014-2015学年佛山市南海区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1] 陈昆云,赵咏梅.“软梯训练”在高校健美操准备活动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2.1:23.

[2] 费明旋. 软梯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脚步移动速度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朱文平,乔来明.“软梯训练法”在普通高校篮球课中的试验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

[5] 李岩. 软梯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灵敏性的作用[J].文化用品与科技,2012:83.

[6] 孙文新. 现代体能训练——软梯训练方法[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3-10.

(南海区罗村中心小学,广东佛山 528000)

G808.17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09

猜你喜欢

绳梯灵敏实验班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涨潮的时候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绳梯训练法在小学体育课的运用及效果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真假猫大作战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绳梯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