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等离子结合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2015-11-02王汝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喉头鼻甲变应性

王汝玉

低温等离子结合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王汝玉

目的 探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方法。方法 将113例P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应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地氯雷他定和低温等离子治疗仪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除未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其余治疗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用计分法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失访4例,58例中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失访2例,49例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结合药物治疗PAR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综合疗法

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疾病[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低温等离子结合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13例,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原则和推荐方案[2]。其中男68例,女45例;年龄18~62岁,平均35.2岁。病程1~10年,平均5.7年。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明显鼻中隔偏曲等解剖结构异常。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2次/d,口服地氯雷他定5mg,1次/d,治疗第7天后使用美国杰西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治疗仪(Ⅱ型),设置功率6档,用45号刀头蘸生理盐水,在鼻内镜下分别对两侧下鼻甲的前、中、后段及中鼻甲前端进行消融,最后对双侧鼻丘部位进行消融治疗。每个部位的消融时间12~18s,在刀头即将从黏膜退出前,应用凝血功能(功率为4档)以减少刀孔的出血。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2d,1%呋麻滴鼻剂滴鼻1周,减轻鼻黏膜水肿,预防鼻腔粘连。布地奈德、地氯雷他定继续同前治疗,4周后停药观察。对照组:除未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外,其余治疗同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查。复查内容包括鼻部自觉症状和鼻腔检查。

1.3疗效评价 依照2004年修正的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评价其疗效[2]。改善的百分比按公式评定:[(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51%。有效:50%~21%。无效:≤20%。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2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无效的16例患者,控制症状的用药剂量和时间均减少。所有患者均无鼻腔粘连、鼻出血、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除与机体特异性免疫机制的紊乱有关外,还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鼻腔内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可从多环节阻断过敏反应炎症,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反应极低,因而成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地氯雷他定为一种非镇静性的长效组胺拮抗剂,具有强效、选择性的拮抗外周H1受体的作用,通过与组胺竞争H1受体,阻断组胺作用,从而控制喷嚏、流涕等症状,虽然多种递质与变态反应的发病有关,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组胺。该药的药理学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3],从而最大程度地控制鼻黏膜局部以及系统性变应性炎症。下鼻甲黏膜下存在丰富的胆碱能神经节细胞,等离子消融下鼻甲,可破坏这些细胞,使血管舒张减轻,腺体分泌减少,并使下鼻甲缩小,改善鼻腔通气。鼻丘是变应性鼻炎发作的扳机点,等离子消融此区可明显降低鼻腔黏膜对变应原刺激的敏感性,有文献报道,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可显著改善AR患者的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4]。

总之,PAR治疗的良好效果在药物、特异性脱敏、手术3个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手术或者药物+特异性脱敏或者手术+特异性脱敏[5]。本资料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PAR比单一药物治疗疗效更佳。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8~218.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3Tran NP,Vickery J,Blaiss MS.Management of Rhinitis:allergic and non-Allergic.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2011,3(3):148~156.

4林尚泽,郑黔源,李常江,等.双侧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5):234~235.

5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5~225.

202450 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猜你喜欢

喉头鼻甲变应性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