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中音色的重要性分析

2015-10-27张洋

参花(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花腔女高音美声唱法

◎张洋

美声唱法中音色的重要性分析

◎张洋

一、美声演唱中音色的含义

“音色”的定义是声音的颜色、声音的色彩,表现的是声音的特殊特性,其变化的多样性在歌唱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正是这些形态不一的音色因素成为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不同种类的声音会有不同特色,在一首歌中,我们能用音色分辨出是那个音乐是由什么乐器发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音色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美声唱法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世界公认的较为科学的声乐演唱方式,在演唱时演唱者要尤其注意不同音区之间的和谐统一,并且通过气息的调节实现音和音之间的连接。在对音色的划分时依据高中低三音部来区分,也可以将音色本身作为标准,根据演唱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塑造选择合适的音色。然而,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美声唱法中的音色风格也发生了不断地变化。在欧洲古典时期,美声音乐更加重视其音色的柔美和纤细,文艺复兴时期,美声适应了当时社会大众的音乐追求,更加注重歌剧演唱的戏剧性。而到了二十世纪,不同的作品开始采用不同的美声音色,对演唱者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调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二、美声演唱中音色的作用

(1)音乐形象是由音色决定的

音色作为音响艺术中最主要的表现工具之一,常常被用于塑造各种音乐形象,在众多美声音乐作品中,音色为其塑造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例如,演唱者,可用女高音的音色去展现歌剧中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性形象,与此用时,还可以以增加抒情音色,更好的对歌剧中人物形象进行表现,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让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吸引观众的眼光和感化观众。

(2)通过对音色的鉴定来评判歌唱者的能力

通过对美声中音色的判定,来对演唱者的角色进行定位,也只有合适的音色,才能更好地塑造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对音色的划分大体可以分为,花腔、戏剧、抒情三种类型,不同的类型需要对美声演唱者进行不同的定位。例如对花腔女高音来说,其音色应该和长笛相似,应具有声音灵活多变、清澈富有弹性。演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角和《后宫诱逃》中的康斯坦茨等,演员们都必须是花腔女高音。相比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的表现特点应该体现为音色明亮、富有抒情性,以此来表现剧中人物丰富的感情。

美声音色可以检验美声演唱者的能力。对美声演唱者来说,必须依照作品中的人物的心理变化对自己的音色进行创新,能够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变化自己的音色,例如当剧中的人物心情愉快时,演员们的音色就必须是欢快明亮的。当人物心情惆怅时,演员们的音色就应该是低沉深厚的。通过上述可见,对音色的控制力是检验美声演唱者歌唱水平的重要依据。

(3)音色多样的形式促进了美声唱法的传播

美声中的音色一方面还充当了美声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段,另一方面还起到连接听众和歌唱者的桥梁,美声音色形式的多样化使其能够迎合不同观众的需要,促进美声唱法的传播。美声唱法能够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土化色彩,所以才会在世界范围被广泛传播。美声唱法由二十世纪初期开始传入中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语言和唱法两方面的影响,中国听众对美声唱法喜爱相比西方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美声唱法有很多形式,创作者可以根据听众们的喜好对美声进行创新,唤起中国听众的情感共鸣,促进美声全面发展。同样演唱者们也可以将更多的感情融入到人物表演上。以迎合中国听众的音乐审美。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音色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音色的多样性丰富了美声唱法。对于美声演唱者来说,在人物的选择上必须符合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在演唱人物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角色中,才能在表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同时创作者也要将角色的性格特点拿捏好塑造好,才能让歌唱者准确的分析好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音色形式的多样化 迎合了不同听众的需求,促进了美声唱法的广泛传播。针对我国美声唱法存在的不足,创作者一定要把握好音色多样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创新,以促进我国美声唱法得到更多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让中国美声唱法走向世界。

[1]徐涛. 试论美声唱法中音色的作用[J]. 音乐时空,2014,18:140.

[2]徐静. 浅谈美声唱法中音色的作用[J]. 音乐大观,2014,01:135.

[3]覃玉婷. 浅谈美声唱法中身体意识的重要性[J]. 家教世界,2013,02:148-149.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花腔女高音美声唱法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美学视角下的民族声乐花腔技法研究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