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临床疗效

2015-10-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汤加脂肪肝西医

汤 英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400)

观察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临床疗效

汤 英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400)

目的 观察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脂肪、酒精肝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慢性脂肪肝患者23例、酒精肝患者27例,以中药降酶汤加西医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慢性脂肪肝患者30例、酒精肝患者20例,仅以西医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获得迅速的起效,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推广,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药;西药;脂肪肝;酒精肝;效果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5%的一类肝脏疾病,而酒精肝是指因长期饮酒而导致的一类肝脏疾病[1]。该两种疾病的发生多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相关,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病症,严重时甚至可使得病症恶化,演变为肝癌[2]。我院以100例慢性脂肪肝、酒精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脂肪肝、酒精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各5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脂肪肝患者23例、酒精肝患者27例,患者年龄为30~62岁,平均年龄为(48.9±2.4)岁。50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脂肪肝患者30例,酒精肝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33~64岁,平均年龄为(47.4±3.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述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对于脂肪肝或酒精肝的诊断标准及病症;②患者无黄疸或腹水;③患者对分组情况知情无异议。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护肝法治疗,具体包括:①前10 d以肝太乐0.1×3支+维生素C0.1×3支+5% GS 250 mL静脉滴注给药;②10 d后以肝太乐、维生素C及联苯双酯口服法给药,并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护肝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降酶汤进行治疗,具体包括:茵陈30 g、田基黄20 g、甘草8 g、旱莲草20 g、神曲15 g、栀子20 g,天花粉15 g、白芍15 g为主剂,对合并腹胀者加术香10 g进行治疗;对合并胁痛者加香附12 g进行治疗;对于恶心者加竹茹12 g进行治疗。每天1剂,以水煎服。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当肝功能正常时,可停用西医,并将中药服用次数降低至每周2次,维持治疗半年以上。

1.3诊断标准:以患者的病症恢复情况作为诊断保准,具体划分如下:①显效:B超检查正常,临床症状消除,ATL、γ-GT等指标检测趋近正常,3个月内肝功能稳定。②有效:B超检查病症好转,临床症状缓解,ATL、γ-GT等指标逐渐趋近于正常值,1个月内肝功能稳定。③无效:治疗前后病症无改变,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6%和8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起效时间: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及ALT下降时间两项指标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最早症状缓解时间为4 d,最早ALT下降时间为7 d;对照组患者最早症状缓解时间为7 d,最早ALT下降时间为11 d。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存在密切联系。要想有效改善病症,首先需从改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同时进行针对性临床治疗,还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以往临床上常通过西医法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但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总体治疗有效率较低[3]。近年来,中药治疗发展迅速,因此不少学者思考是否可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则以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药降酶汤中的主要中药材包括茵陈、田基黄、甘草、旱莲草、神曲、栀子,天花粉及白芍。其中茵陈剂量最多,为30 g,其也发挥最为主要的功效。茵陈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可有效护肝降酶,而茵陈的主要成分茵陈烯醇则可有效消除肝脏炎症,预防肝细胞坏死,并可促进肝细胞再生[4]。此外,茵陈素还可抑制肠道细菌,将其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对肝脏造成的损伤,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抵抗能力与解毒功能,预防脂肪变性及坏死,并达到促进ALT下降的目的,使得肝功能得到改善并逐渐恢复。其次,田基黄与栀子也发挥主要功效。《生草药性备要》上记载:田基黄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临床上常以田基黄治疗急性肝炎,清利湿浊。栀子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其对肝胆湿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栀子主要成分栀子疳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肝脏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碱性磷酸酶,效果显著[5]。此外,中药降酶汤中还包括中药材甘草、旱莲草、神曲、天花粉及白芍。此类药物配伍后具有平补肝肾之功效,而整体剂方兼具了治、补功效,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6]。由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和80%(P<0.05),表明中药降酶汤联合西医常规护肝法对慢性脂肪肝与酒精肝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ALT下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中药降酶汤联合西医常规护肝法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理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脂肪肝及酒精肝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戒酒、改善饮食结构、积极的运动对预防酒精肝或脂肪肝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1]李广明.降脂保肝汤为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的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6):505-506.

[2]Zhang T,Zhang CQ,Zhang YY,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as predictor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 northern urban Han Chinese popu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therosclerosis,2015,240(1):144-148.

[3]王灵台.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现状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061-1063.

[4]周伟青,潘竞锵.茵陈蒿汤对慢性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8):2205-2207.

[5]余世敏,张建军,胡东辉,等.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研究[C].//世界中联第五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3: 110-113.

[6]陈军.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8):75-76.

R259

B

1671-8194(2015)23-0202-02

猜你喜欢

汤加脂肪肝西医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