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复位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5-10-25杨殿武张立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腰椎

杨殿武 张立岩

(1 白城市洮北区整骨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2 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013)

推拿复位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临床观察

杨殿武1张立岩2

(1 白城市洮北区整骨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2 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013)

推拿;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中医学典籍中并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为西医的诊断疾病名称。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传统中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研究与认识,中医药治疗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早已成为众多患者所首选之治疗方案。作者在传统推拿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功能锻炼治疗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以几年来住院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患62例,女患40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58岁,平均(中位)年龄为48岁;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19 d。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史、住院时间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为:硬膜外封闭→腰椎牵引→中医手法正骨复位、理筋→回病房卧床休息,7 d后起床活动,每天一次牵引、推拿、理疗。出院后以休息为主,不作锻炼,3个月后患者回院或医务人员电话随访,36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在封闭后第2天即开始床上卧位功能锻炼。主要内容包括:①俯卧撑;②腰、腿、背伸(燕飞式);③仰卧屈髋抱膝;④仰卧、双直腿抬举收腹机;⑤蹬腿。每个动作做三组,每组3~20次,一套完成后休息片刻再行第二套。上下午可分2次锻炼,每次时间掌握在30 min~2 h。原则上先少后多,逐日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无严重不适为限度。患者出院后仍需居家锻炼3个月,之后患者回院或医务人员电话随访。

1.3疗效判定标准: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后随访时,均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①患者椎旁压痛消失,直腿抬举试验呈阴性,行走站立2 h以上无腰腿痛麻现象者判定为痊愈;②患者不活动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行站立2 h以上出现腰酸、腰痛、下肢轻度疼痛,或皮肤小范围麻木,椎旁压痛(±)者判定为好转;③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或恶化者判定为无效。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组内观察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后随访时判定疗效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过程并出院,对照组50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治疗组52例患者中,41例获得随访。

2.1出院时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均按1.3项下的标准判定疗效,见表1。秩和检验表明,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疗效比较

2.2随访时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亦按1.3项下的标准判定疗效,见表2。秩和检验表明,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时的疗效比较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活动的机体,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气血运行,周流不息,离开了运动,人的生命亦将停止。古代的养生术、导引术都有防病治病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运动具有的功能包括:①增加心脏功能,改善全身和内脏血液循环,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状况;②使全身关节肌肉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③增加肺活量,加强氧气对人体的输入;④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自控能力。

腰椎间盘富有弹性,处在两个椎体之间,是由中心半液态的髓核、同心环绕它的强韧的结缔组织和纤维软骨环构成:腰椎活动多,其椎间盘最厚。在日常生活劳动中,腰椎间盘始终承受不均匀的压力,不断地被挤压和牵拉,容易发生慢性劳损与变性,丧失弹性与韧性,组织变得脆弱,稍受外力就可能引起腰椎间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从破裂口脱出,压迫附近的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青壮年人的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腰部用力、反复屈伸转动的动作,增加了腰伤机会,故本病20~40岁的患者多见。腰椎承受整个躯干、头颅及上肢重量,故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下腰椎者多见。腰部活动虽也较多,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少见。男性的劳动强度比女性大,故本病男性多见。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对腰椎间盘病变定义如下:①椎间盘正常:椎间盘无退变,所有椎间盘组织均在椎间盘内。②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椎间盘组织没有呈局限性突出。③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原椎间盘组织相连,其基底连续部直径大于超出椎间隙的移位椎间盘部分。④椎间盘脱出: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脊柱稳定性下降,神经根受压等造成腰椎关节活动不协调,腰腿肌肉痉挛、缺血、疼痛。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松弛腰背部肌肉、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和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避免愈后并发症,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可以加快积液的吸收,康复后的保健至关重要。所以在传统的推拿复位的基础上,设计了卧位锻炼动作,回避了脊柱负重和大幅旋转这两个有可能加重疾病病情的动作,使腰腿及全身生理功能加强,气血通畅,病理变化迅速康复。

本文观察表明,患者出院时和及其出院3个月后的疗效和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法整复以后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能提高患者的疗效且较为可靠和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何明伟,曾庆文,刘景,等.手法复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72-74.

[2]韩秀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70-171+174.

[3]高玉峰,姚斌彬,于天源.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治疗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4(2):67-69.

[4]薛彬,李飞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7):78-80.

R681.5+3

B

1671-8194(2015)23-0190-02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