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分析

2015-10-25郭雪丽邓汝荣刘启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B超肌瘤复发率

郭雪丽 邓汝荣 刘启萍

(惠阳三和医院,广东 惠州 516211)

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分析

郭雪丽邓汝荣刘启萍

(惠阳三和医院,广东 惠州 516211)

目的 分析研究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1例)给予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4%)与对照组(11.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13.7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来说,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腹腔镜;B超;微创术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尤其在30~50岁育龄妇女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在20%~25%。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效的药物疗法,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该病尚未明确病因,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患者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可引起不孕、不育甚至流产、排尿障碍等症[1-2]。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领域的引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证明B超介导及其他微创技术可克服该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2例,所有患者经过B超,并依据《妇产科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得到确诊。排除标准:子宫内膜、宫颈发生恶性病变、妊娠子宫等,以及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压、慢性肺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有手术禁忌证者。年龄22~36岁,平均(29.78±3.12)岁,体质量为51~72 kg,平均(61.98±2.32)kg;未生育34例、已生育68例;肌瘤直径为3~7 cm,平均(5.23±0.79)cm;肌瘤个数为1~3个;其中45例为黏膜下肌瘤、46例为肌壁间肌瘤、11例为浆膜下肌瘤。将其按照随记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患者在手术前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组成、肌瘤个数、直径、肌瘤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实验组(51例)给予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选取全身麻醉或者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行气腹穿刺,设置压力12 mm Hg,其穿刺选择腹部4点。若为宫内置环者,在术时待取出后再放置举宫器,并且留置导尿管(Foley氏)。腹腔镜术:向腹腔镜可探到的子宫肌瘤肌层注入6 U稀释垂体后叶素。采取单极电钩在肌瘤正中纵或者横行将子宫肌层切开,和肌瘤近于等长,且深达肌瘤,再逐渐剔除瘤核。缝合、冲洗盆腔,且镜下查未见肌瘤。取下腹腔镜和各手术器械,保留Trocar(4个),行B超检查,若发现直径为2~3 cm壁间肌瘤,待超声准确定位以后,继续行腹腔镜术剔除肌瘤。若发现肌瘤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时,行B超介导下宫腔镜术进行治疗;若发现肌瘤为2 cm以下壁间肌瘤时,则行B超介导下自凝刀手术进行治疗。最后将腹腔冲气,选取腹腔镜对盆腔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子宫穿孔及出血等损伤,待确定无疑后将各手术器械取出,并将Trocar拔除,将穿刺孔关闭,术毕。对照组51例仅给予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1.3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并将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复发及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4%)与对照组(11.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7例复发,肌瘤直径为0.5~3.0 cm,术后复发率为13.7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复发及并发症情况

3 讨 论

据调查显示子宫肌瘤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在青春期及绝经后女性中较少,主要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关[3]。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最早应用的是开腹手术,目前对肌瘤生长较大且数量较多、位置比较特殊患者仍选取开腹手术。但因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5]。但临床对该症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微创术应用日趋广泛,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逐渐得到推广,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但是腹腔镜术无法向开腹手术一样触摸子宫,无法发现较小肌瘤。因此术前常规B超检查以便了解肌瘤部位、大小及数目,术中B超检查以寻找直径低于3 cm的壁间肌瘤,并选择多元化微创术治疗以防遗漏较小肌瘤,可降低复发率[6]。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13.73%(P<0.05)。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肌瘤来说,B超介导下腹腔镜联合其他微创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2-853.

[2]王康荣.巨大或多发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804-3805.

[3]陈美红,张晓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的比较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0):886-888.

[4]周永晴.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57-58.

[5]隋龙.子宫肌瘤的内镜手术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3): 201-203.

[6]郭尚云,陈秀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54-2855.

R737.33

B

1671-8194(2015)23-0146-02

猜你喜欢

B超肌瘤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写字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