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10-25陈慧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司酮米索甲氨蝶呤

陈慧艳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慧艳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于门诊就诊且主动要求行药物流产产妇36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81例,观察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首剂50 mg,12 h后服25 mg,服用2 d,第三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 mg。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方法同观察组,第3天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 mg。比较两组的流产效果以及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为95.0%,相比于对照组79.6%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观察组平均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可明显提高产妇的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流血量及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流产方式,流产的痛苦小,受到了广大女性的欢迎。但长期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导致的不全流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1]。为了寻求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就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在妊娠早期流产,旨在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于门诊就诊且主动要求行药物流产产妇362例,年龄17~43岁,妊娠时间均少于50 d,行B超检查可见宫内妊娠囊<45 mL。所有受试对象均无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实验前均未有激素类药物使用史,无相关药物的禁忌证。辅助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109/L。将所有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8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停经天数、胎囊直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于第1天上午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后再服25 mg,连续服药2 d,第3天上午晨服米索前列醇600 mg。观察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法同观察组,第3天使用甲氨蝶呤50 mg肌内注射[2]。

1.3观察项目: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全身体检以及妇科检查,血尿白带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测定等。对阴道流血量进行观察:使用聚血盆在胚胎组织物排出时或钳刮时对出血量进行测量,后用统一型号的卫生巾(计血量)估计流产后2 h内及24 h内的阴道流血量[3]。次日行B超复查宫内组织的残留情况,决定是否行清宫术。

1.4判断标准:①完全流产:24 h内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出血较少,无需清宫,B超检查宫内无未见残留物;②不全流产:24 h内阴道排出部分妊娠物,阴道出现持续出血,且多于月经量,需进行清宫处理,但宫颈成熟好,易于被钳出;③无效:24 h内阴道无出血或少量出血。无妊娠物自阴道口排出且宫颈扩张成熟度较差,宫口未扩张[4]。有效率=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数据统一以()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流产效果: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为95.0%,相比于对照组79.6%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比较[n(%)]

2.2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平均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

表2 两组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

组别 例数 妊娠物排出时间(h) 阴道出血量(mL)观察组 181 6.78±2.39 39.29±11.39对照组 181 14.23±7.31 72.38±27.50 P值 <0.05 <0.05

3 讨 论

目前米菲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早期的终止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被广泛认可[5]。在流产的过程中,米非司酮作为常用强效孕激素拮抗剂,能够诱导绒毛滋养细胞的坏死,诱导腺上皮细胞凋亡,从而使胚胎及其滋养细胞坏死,使蜕膜发生变性,坏死,出血,与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使用可以明显促进子宫收缩,使其排除胚囊和绒毛组织。如果绒毛组织完全分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蜕膜组织排出,则阴道出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的原因主要是蜕膜没有完全分离,绒毛或蜕膜组织残留导致感染以及内膜不完全修复等。传统药物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不完全流产率仅为5%~10%[6]。流产后出血平均时间也要达到15 d,甚至超过40 d。因此加快排出胚胎组织、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是当前临床研究的新趋势。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抗代谢药,其可竞争性的结合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干扰DNA和RNA合成[7-8],滋养叶细胞对其高度敏感,可有效加强胚胎绒毛组织变性坏死的作用。使异位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坏死脱落后终被吸收。甲氨蝶呤作为抗代谢药物,能够抑制滋养细胞增生,诱导子宫内膜绒毛滋养细胞,诱导胚胎脱落、坏死及吸收。近年来使用小剂量甲氨蝶呤肌内注射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可以加强其效果,从而提高终止妊娠的成功率。甲氨蝶呤破坏滋养细胞,HCG的水平很快降至正常,子宫内膜也很难再维持蜕膜生长,很快发生完全剥离出血,阴道出血停止,子宫内膜修复快,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而传统药物流产后子宫内的胚胎组织残留,胎组织坏死、脱落时间较长,阴道出血的时间较长,不完全流产率高,流产后出现宫内感染的概率随之增加。

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其药物不良反应,易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及感染等不良反应。大剂量甲氨蝶呤或多次连续给药会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导致黏膜损伤。临床上我们使用甲氨蝶呤单剂量以及小剂量治疗,可以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通过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明显提高,且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三者药物可起协同作用,不但减少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同时可高效杀灭滋养细胞,迅速减低血中HCG的水平,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完全,提高疗效,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使子宫内膜在短时间内得以修复,大幅度的减轻因流产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为95.0%,相比于对照组79.6%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观察组平均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可明显提高产妇的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流血量及缩短阴道流血时间。这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简便实用,完全流产率高,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包照亮,李燕娜,张军,等.早孕期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处理[J].中国医药,2013,8(12):1772-1773.

[2]李翠兰,陈敦金,生秀杰,等.超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超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0):764-768.

[3]洪素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 ,2013,(27):585-585.

[4]祝栋.雌孕激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9):614-617.

[5]王春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04-3207.

[6]陈秋菊,陆梅,程利南,等.小剂量米非司酮胶囊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5):332-334.

[7]赵维娟.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601-4602.

[8]林浩,白玉晶,杨美霞,等.甲氨蝶呤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4):209-210.

R614

B

1671-8194(2015)23-0082-02

猜你喜欢

司酮米索甲氨蝶呤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流产的效果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