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不足分析及亚甲蓝辐照的探讨

2015-10-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血袋亚甲蓝冰冻

张 影

(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不足分析及亚甲蓝辐照的探讨

张 影

(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 分析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后容量不足的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街头无偿献血血液46袋,通过对血液去除白细胞、血浆病毒灭活的过程中容量的检测,分析原因。结果 所采血液经过白细胞去除、血浆病毒灭活后的血浆容量很难达到200 mL,其中主要原因是去除白细胞时滤盘内所残留血液量和过滤亚甲蓝时滤盘内所残留血浆的量。结论 白细胞过滤、血浆病毒灭活等新技术的应用对血液容量有一定损耗,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成分血液的容量。

血浆容量;血浆病毒灭活;亚甲蓝

随着献血事业的发展,随着成分输血比例的增多,输血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各界的重视。我站自2009年开展去白细胞技术以来,临床反应很好,输血反应明显减少。当年我站又开展了以光化学方法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由于此方法采用的是把亚甲蓝加入血浆后照射,最后还要进行亚甲蓝的滤除,血浆经过滤部件滤除、吸附亚甲蓝,此过程中又有一部分血浆残留在滤盘中,造成了成品血浆容量的不足。特进行统计分析。

1 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不足分析

1.1材料: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保养液采用CPDA-1配方,内装56 mL,含红细胞保存液100 mL。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电脑采液控制器。

1.2方法:准确称取一套未使用的血袋的重量,通过采血后分离过程中量的变化,求出血液损耗的量。

1.2.1首先要看血浆的外观、标签,肉眼观察融化后的冰冻血浆,应呈黄色澄清液体,无色泽异常、蛋白析出、气泡及重度乳糜情况。血袋完好。标签的质量标准:标签上印刷或书写的内容应完整清晰、格式规范;标签应完整无损。标签上应有下列各项:①血液制剂名称:新鲜冰冻血浆;②血型及血型条码;③条码或编号;④新鲜冰冻血浆容量;⑤新鲜冰冻血浆储存条件:温度-18 ℃以下;⑥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日期、时间及制备者;⑦有效期:1年;⑧采供血名称及执业许可证号。

1.2.2容量质量标准:标示量±10%。

1.2.3检测方法:将抽取的新鲜冰冻血浆,用感量为0.1 g的天平称取重量,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各袋全血的容量。

冰冻血浆比重为1.025 g/mL。

1.3步骤:取一套未使用过的去白血袋,称量其原始重量(采取电脑采液控制器称量,故本篇所有重量皆为mL数):383 mL。①随机抽取街头无偿献血血液46袋,称量其重量,平均容量为788 mL,则平均采血量为:788 mL-383 mL=405 mL;②准确称取去白后血液容量,去皮后平均容量为370 mL,损失血液35 mL;③离心后分浆;④准确称取分离后血浆46袋,去皮后平均容量为219 mL;⑤血浆2次离心,平均容量为206 mL,比一次离心平均损失血浆13 mL;⑥将46袋血浆在无菌间内按要求添加亚甲蓝、辐照柜照射35 min后滤除亚甲蓝,称取成品血浆46袋,去皮后平均容量为176 mL。

1.4讨论:国家规定CPDA-1配方保养液的采血最终量为(400 mL± 10%)+56 mL,我站所采血液均在所规定的范围以内,而去除白细胞以后,损失全血量35 mL,血浆二次离心后损失血浆量13 mL,而血浆病毒灭活后损失血浆30 mL,所以,一袋血液采回来以后,通过去除白细胞、血浆病毒灭活、整袋血液共计损失78 mL。成品血浆的容量部分略低于国家规定容量(200±10%)mL的下限,为了满足成品血浆的容量问题,我站试着加大了离心机的离心力,尽可能的多分离出一些血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离心力的加大,也造成了一些血袋离心的时候出现血袋鼓泡、破损的情况。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①改变采血袋内保养液的配方,由原来的CPDA-1改为ACD-B配方(此配方保养液容量为100 mL),由此加大分离前血液的总容量,来保证成品血浆的容量。②改进血袋去除白细胞滤盘以及去除亚甲蓝滤盘,在保证达到滤除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体积较小的滤盘。③在每个滤除环节尽可能保证减少滤盘内血液的残留量。

2 血浆病毒灭活亚甲蓝残留量操作及临床意义探讨

安全输血新技术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经过培训学习和到其他血站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的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的方法,在滤除血浆白细胞的基础上进行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这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的空白,使广大患者可以用上更加安全可靠血浆,为临床输血再上“保险”,是保证临床输血的重大举措。

光化学方法灭活病毒主要是依靠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的单线态氧或自由基氧化损伤病毒分子结构,从而杀灭病毒。

2.1亚甲蓝残留量的检测方法:①质量标准≤0.30 μmol/L(病毒灭活冰冻血浆)。②检测方法。测试样准备:取3 mLWaters Oasis小柱,置于真空萃取装置上,用6 mL甲醇活化,加入6 mL供试血浆,萃取亚甲蓝;用30%甲醇6 mL清洗,随后用含1%乙酸的甲醇溶液2 mL洗脱,洗脱液离心(3500 rmp/10 min),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③标准品的制备:取亚甲蓝粉末约38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0 μL置50 mL容量瓶中,用血浆稀释至刻度,配成最终浓度为约1.0 μmol/L的亚甲蓝对照血浆。检测过滤前后样品溶液时,必须用同样的方法萃取检测标准品。④测定:用含1%乙酸的甲醇溶液作试剂空白,在(645±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公式计算亚甲蓝在血浆中的残留量。

2.2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应注意的环节:①新鲜冰冻血浆在30~37 ℃水浴箱中融化,融化时注意不要将冰冻血浆碰到水浴箱壁,为减少融化时间,应不断地轻柔地摇动血浆袋。不准急剧摇动血浆袋,防止血浆袋中出现大量泡沫。②亚甲蓝加入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污染。③病毒灭活柜内温度保持2~6 ℃,每层光照达到血浆病毒灭活的效果。④灭活后的血浆马上滤除亚甲蓝。⑤核对献血条码号。

3 病毒灭活的临床意义

输血可以传播疾病,特别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病毒,广泛存在血浆里,通过应用血液制品而传播的疾病更是令人担忧,特别是目前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和全球性的传播,很多国家把预防和控制HIV感染作为国家生死存亡的一项重大国策。因此,如何防止因输血而被传染上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和杜绝血源性的传染病,除了加强对一系列血液传播疾病的筛选外,还必须对血液进行灭活病毒处理,才能做到输血安全。对血液成分进行病毒灭活是实现安全输血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这样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概率,为我国的输血及临床实验做出了重大共享。为防止输血而传播疾病,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对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意义是深渊而重大的。

综上所述,血液成分病毒灭活技术正在发展过程中,病毒灭活效果、对血浆蛋白的影响、残留试剂对人体的影响、处理的血液成分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仍然需要研究人员及每一位输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

R457.1+4

A

1671-8194(2015)20-0292-02

猜你喜欢

血袋亚甲蓝冰冻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为啥献一次血要用那么多袋子?
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进展*
了不起的冰冻动物园
一种检测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试剂盒的应用评价
分析血液存储条件对制备过滤白细胞血制品的影响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