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2015-10-25雷妍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口病皮疹护理人员

雷妍芝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雷妍芝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水疱结痂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并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手足口病患儿;舒适护理;满意度

手足口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1]。由于手足口病多于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患儿爱动、常哭闹,对治疗不配合,容易导致患儿病情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容易引发护患纠纷[2]。这就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为此,我院对7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在1~5岁,平均年龄为(2.8±0.7)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为(3.2±0.8)岁。所有患儿均存在发热、手足臀部皮疹、口腔溃疡及口咽部疱疹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病毒、降温、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干预措施如下。

1.2.1发热的护理:手足口病患者多伴有发热症状,对于体温在38.5 ℃以下的患儿,应鼓励其多喝水。对于体温在38.5 ℃以上的患儿,应严格遵循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多喝水,并保持患儿衣服被褥的舒适度,当患儿出汗后及时擦干预更换衣物,以防患儿受凉[3]。

1.2.2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多伴有皮疹、咽部溃疡等,引起口腔不适,从而影响食欲。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用淡盐水于三餐后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应帮助患儿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口腔的清洁采用生理盐水进行[4]。对于皮疹、溃疡疼痛程度较高者,应采用冰硼散、西瓜霜局部涂抹,以缓解疼痛感与不适,从而促进患儿的食欲。

1.2.3皮疹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皮疹未破溃之前,应采用温水清洗患儿皮肤,对于接触患儿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等,要求柔软,且要每天消毒,并帮助患儿及时剪短指甲。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患儿的巡视工作,叮嘱与监督患儿不能采用指甲抓、挠、挖皮疹,以防破溃。同时采用聚维酮碘液进行皮疹的局部涂抹,以缓解皮疹的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1.2.4饮食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因发热、口腔泡疹溃疡等症状的存在,无食欲,胃口差,不愿进食。因此护理应指导患儿家长配以一些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若鸡蛋汤、牛奶、豆制品等。指导患儿少食多餐,不得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对于恢复期的患儿,应指导患儿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1.2.5心理舒适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应用儿童的行为、语言与患儿交流,以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患儿的需求,以使患儿从心理上满意舒适的要求。在与患儿交流时,应突出对患儿的关爱与呵护,充分理解患儿的行为,给予患儿足够的爱心与关爱,与患儿交朋友、做游戏,以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有利于患儿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5]。由于患儿被隔离在特殊的病房,因此护理人员应给患儿多讲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等,以消除患儿内心的恐惧、孤独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使患儿能在一个舒适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2.6社会舒适护理:由于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不深,担心患儿得不到有效、系统、满意的护理与治疗,对患儿病情的恢复缺乏信心,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情情绪。患儿家属对患儿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过高,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家长的心理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疾病的起病、发展、治疗等相关知识,以增加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并将治疗的积极信息告知家属,同时详细、耐心回答患儿家属的疑问,以缓解其心理不良情况,并积极配合到护理工作中,使患儿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

1.3评分方法:在患者出院前向患儿或家长发放我院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于无能力填表可由家长代填。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生活护理五大维度,各维度划分为5个项,每项评分分为4、3、2、1个等级,满分100分,最低分2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①非常满意:评分>86分;②满意:评分为71~85分;③一般:评分为50~70分;④不满意:评分<5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的消退时间:观察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水疱结痂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症状消退时间的对比(d)

2.2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起病时的症状比较轻,若治疗不及时,非常容易发展成重症手足口病,甚至会引起脑水肿、脑膜炎以及脑炎等并发症[6]。由于手足口病多发于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大增加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难度。患儿无法准确描述出自身的不适症状,且对治疗时的静脉穿刺等操作恐惧,且爱动、常哭闹,难以很好配合护理与治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7]。因此,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应给予患儿必要的舒适护理干预,以从患儿的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干预,尽可能满足患儿的要求,使其从生理上、心理上都能获得舒适感,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有利于缩短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水疱结痂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由此说明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且能使患儿获得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1]燕继红.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152-153.

[2]梁红玉.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6):14-15.

[3]汤文辉.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8(6):118-119.

[4]李晶.小儿手足口病舒适护理的特点和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1461-1462.

[5]雷金霞,王淑秀.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体会28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33-334.

[6]韩秀兰.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2(12):60-62.

[7]龚则娥.舒适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2):93-94.

R473.72

B

1671-8194(2015)20-0282-02

猜你喜欢

口病皮疹护理人员
手足口病那些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警惕手足口病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