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5-10-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张 海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张 海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 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我科自2010年1月起开始,针对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现将护理风险事件预防对策实施前65例患者组成A组、实施后65例患者组成B组,并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风险事件对策的提出及实施,对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所谓护理风险,即指患者在医院范围内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伤害可能的不安全事件[1]。肿瘤内科的患者其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治疗措施复杂,加之近年来肿瘤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同时也就导致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加大。因此,如何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误,提高护理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我科自2010年1月起开始实施风险事件预防对策,现收集前后1年内接诊的13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比对研究,皆为分析肿瘤内科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起开始实施风险事件预防对策,现择取我院肿瘤内科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实验室诊断证实,同时排除了存在精神类疾病及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将实施前收治的住院患者组成A组、将实施后收治的患者组成B组。A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9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9.7±5.4)岁;患者疾病为肺癌的有17例、为乳腺癌的有11例、为胃癌的有26例、为肝癌的有11例。B组65例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60.3±5.1)岁;患者疾病为肺癌的有16例、为乳腺癌的有12例、为胃癌的有24例、为肝癌的有13例。组间在上述资料上比对,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对策

1.2.1重视风险管理:①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病室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并监督基层护理人员彻底落实。②对护理人员加强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对风险事件的认识。③对新进护理人员,应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并针对性的进行肿瘤专科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利用晨会、教学查房等方式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肿瘤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技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对肿瘤药物使用的认识,尤其是药物外渗的防治工作[2]。④护士长每日定时查房,加强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每日对科室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争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2.2加强病房管理:①对新入院患者,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宣传教育,将病室管理制度告知每位患者,要求患者按章执行。对要求离开病房的患者,应告知患者离开前必须向值班护士请假,并做好请假登记。②值班护士每日应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照射消毒,每日应用500 mg/L优氯净对台面进行最少半小时的清洗。③于患者床边、病房、走廊、卫生间等患者活动区域,安装扶手,同时床边加装围挡,以免患者发生意外跌打、坠床等事件。

1.2.3加强基础护理:①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输液部位进行观察,确保输液无渗出等现象的发生,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做出相应及时的处理。②加强晨起护理、夜间护理,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定期对患者实施翻身、拍背,以免患者发生压疮等并发症。③在对患者实施插管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并对导管进行维护,如每天更换敷料、每周更换透明敷贴;同时保持肝素帽、正压接头干燥清洁,肝素帽应每周更换、正压接头应每隔7~10 d进行更换[3];对患者穿刺部位要密切观察,对出现局部红肿、局部疼痛或伴有发热、寒战的患者,应做出及时的处理。④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要做到逐床一一交接患者,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离床情况等。

1.2.4加强个性化护理:①为患者设立室内休闲区域,方便恢复期及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休闲娱乐,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缩短患者与医院的距离的同时减少患者外出的机会。②结合患者病情及患者就餐意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用餐,这样一方面满足了患者的个人口味,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饮食质量。③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真心、真诚的对待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互信的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

1.3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以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上述两项观察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满意度调查显示,B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8%(62/65),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满意度70.77%(46/65)(P<0.05);在护理质量方面,B组的护理质量也明显优于A组,见表1。

表1 表示护理质量的比对情况[n(%)]

3 讨 论

护理工作作为患者就医过程的重要组成,其安全性是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护理安全、护理对策的提出,便是针对护理风险事件提出的,其目的便在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4]。笔者通过对13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就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其一患者方面的因素,肿瘤患者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在住院期间若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二次伤害;部分患者因经济紧张、疾病情况,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了治疗的依从性差[5]。其二是护理人员方面因素,护理人员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不熟悉药物的使用情况、不熟悉在发生药物渗出时的处理方案等,这极易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造成恶劣的后果;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性,工作缺乏主动性,在工作过程中思想不能集中,不能良好的执行医嘱,对病情的变化不能及时的掌握,从而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我院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在对策实施后,我科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护理风险事件对策的提出及实施,对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积极开展实施。

[1]应秀华.护理风险事件对神经科患者的防范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08-710.

[2]陈长英,孙巧枝.肿瘤专科护士应掌握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3-354.

[3]张桂.PICC接可来福接头在呼吸内科中应用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24-25.

[4]毋子亭,崔红海,徐素珍,等.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7):412-413.

[5]唐婧.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115-116.

R473.73

B

1671-8194(2015)20-0281-02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内转科型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