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治疗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5-10-25李英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周径抗凝妇科

李英连

(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肇庆 526040)

抗凝治疗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李英连

(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肇庆 526040)

目的 观察和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预防行应用抗凝药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未采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预防行应用抗凝治疗)对照两组双侧下肢的周径、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有无血栓形成。结果 对照组双侧下肢的周径(26.22±0.12)cm、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0.62±0.03)m/s、有无血栓形成(3例、9.4%),观察组双侧下肢的周径(20.61±0.12)cm、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0.92±0.14)m/s、有无血栓形成(1例、3.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实施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避免及减少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妇科;肿瘤手术

在高黏血液中,血流流速较慢,肿瘤细胞易形成癌栓,且易与血管壁接近和黏附;在高黏状态下,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作用变得极为活跃,肿瘤细胞分泌的血小板凝集活性因子促进血小板在肿瘤细胞表面聚集、变形和脱颗粒,肿瘤细胞表面被血小板遮盖,肿瘤特异性抗原性减弱而不易被宿主免疫监控系统所识别,从而保护了肿瘤细胞不被宿主免疫细胞杀灭;高黏血液可减少因微血管挤压所引起肿瘤细胞或癌栓的机械性损伤[1]。因此,血液高黏状态是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之一。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51.2岁。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未采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预防行应用抗凝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针对肿瘤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与术前指导患者术后功能活动、术后第2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皮下注射,1次/天,并加强下肢功能活动,每日检测双侧下肢的周径、隔日进行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检查。对照两组双侧下肢的周径、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有无血栓形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双侧下肢的周径(26.22±0.12)cm、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0.62±0.03)m/s、有无血栓形成(3例、9.4%),观察组双侧下肢的周径(20.61±0.12)cm、多普勒检查血流变化(0.92±0.14)m/s、有无血栓形成(1例、3.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指标

3 讨 论

由于血液中存在的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有一定的半衰期,服用抗凝药后对已存在于血液中的因子没有作用,需要等待这些因子浓度降低后才能显现抗凝活性,故本类药物要在服用后1~2 d才能发挥作用,对于需要紧急抗凝的患者不适用。如果原先使用肝素的患者,改用口服抗凝治疗,应在停用肝素前两天就开始口服,这样才能使停用肝素后不至于引起凝血亢进。另外,此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肝细胞的酶发挥作用,在体外应用无效,故不适用于体外循环等情况下的抗凝[2]。

妇科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常需要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围术期输血、化疗放疗后骨髓严重抑制以及肿瘤出血的输血治疗均是关系到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免疫功能是抑制肿瘤生长、扩散的重要机制之一,输注同种异体血液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对肿瘤患者的预后不利[3]。因此,如何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进行血液保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常有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如卵巢癌根治术、宫颈癌根治术等,由于女性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临近的大血管有髂总、髂内外动静脉;盆腔内如骶前、子宫颈阴道部、阔韧带等部位还分布有较大的静脉丛,这些部位比较容易出血、创面较大时容易渗血且不易止血。当妇科恶性肿瘤行子宫广泛切除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时,失血量可能较多而需输血治疗[4]。主要有PAD、ANH、AHH、ANIH、控制性降压等,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局部止血药如纤维蛋白胶、胶原质晶体、凝血酶喷雾、血小板胶、明胶泡沫、可吸收纤维素纱布、凝胶泡沫、氧化纤维素等和全身抗纤溶药,如抑肽酶、六氨基乙酸(EACA)、止血环酸以及去氨加压素(DDAVP),具体适应证、不良反应参见有关章节。另外应强调手术技巧在减少术中、术后失血方面的重要性[5]。术中或多或少的失血不可避免,但术后活动性出血和同种异体输血的次数与数量大部分应归因于手术的质量。仅就妇科手术而言,术中有许多减少输血的方法,如对任何出血表面或血管都加以认真处理以达最佳止血效果、手术解剖层次应清晰、努力提高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大力开展肿瘤根治微创手术技术(如腹腔镜手术)、手术时合适的体位(如头低脚高位)以减少术野血管充血、手术室保温等。Horowitz等研究认为,PAD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性价比并不合理。本组资料显示,有效实施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避免及减少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1]王晓丽.妇科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新方案[J].医学综述,2014,20(6):1121-1123.

[2]王玉婷.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29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125-126.

[3]陈卫东,陈锋.妇科肿瘤58例临床诊治特点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912-913.

[4]王新波.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7例患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3):25-26.

[5]杨淑梅,王茜,刘岩,等.应用姑息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时作用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45-146.

R737.3

B

1671-8194(2015)20-0168-01

猜你喜欢

周径抗凝妇科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