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2015-10-25李月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娩出牵拉硬膜外

李月侠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700)

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李月侠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700)

目的 探讨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二者用于剖宫产术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腰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均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硬腰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宫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单胎,无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正常,血红蛋白>100 g/L,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下列患者除外:①既往有腰背疼痛病史及腰背手术史者;②脊柱活动受限及严重畸形者;③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者;④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⑤既往有头痛病史者。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身高和孕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体质量(kg)身高(cm) 孕周(周)观察组 60 27±4 69.4±14.7162.3±7.539.3±2.6对照组 60 26±6 68.6±12.3158.7±9.439.2±2.1

1.2方法:产妇手术前,对其进行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监测;为其建立静脉通道,滴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并给予产妇吸氧。

1.2.1硬腰联合麻醉:观察组取平卧位,给予1%利多卡因3 mL进行局部麻醉,依次行硬腰穿刺,蛛网膜下注入0.75%卡比卡因1.1~1.3(<10 mg)及5 mg的麻黄素,注射速度控制在20~30 s内。注射完成后再向头侧植入硬膜外导管,并在术后进行镇痛处理,保持平卧,右腰部垫薄枕,平面控制在T6以下。

1.2.2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硬腰外腔麻醉,在向头端置入3 cm管,并注入1.5%利多卡因,剂量为3 mL,观察5 min后无全脊麻征象再继续注射1.5%利多卡因,并将剂量增加到10~13 mL,取平卧位,根据具体情况取左倾15°~20°避免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1.3临床观察: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麻醉后胎儿娩出时间;观察孕妇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对新生儿娩出时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进行记录;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详细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麻醉阶段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心率(次/分)观察组 60 麻醉前 120.1±8.1 75.1±5.3 80.3±8.2麻醉后15 min 110.2±7.2 70.4±7.6 87.5±9.3手术牵扯时 111.2±7.2 75.2±7.1 70.1±9.3对照组 60 麻醉前 115.4±11.2 60.3±5.3 85.1±8.7麻醉后15 min 90.7±15.2* 57.3±11.3* 85.2±10.5手术牵扯时 98.5±12.5* 55.1±10.4* 85.4±8.7*

表3 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相关情况()

表3 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相关情况()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min) 手术时间(min)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min)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min)1 min Apgar评分 5 min Apgar评分观察组 60 2.8±1.8 38.2±4.6 10.2±1.5 6.0±3.2 9.5±0.5 9.8±0.2对照组 60 15.5±4.8* 45.4±5.3* 17.5±1.6* 7.5±3.5 9.6±0.8 9.7±0.3

2 结 果

2.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其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产妇术中观察结果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胎儿娩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效果更好,两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硬腰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在临床剖宫产中已被广泛使用。由于产妇特殊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所以,临床上对麻醉方式和用药比较谨慎,因为一旦用药不合理和麻醉方式不准确,会增大产妇分娩的风险,威胁到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据相关文献报道,硬腰联合麻醉[1]常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因为其临床效果明显。

剖宫产手术操作范围是在盆腔深部[2],因此对麻醉要求较高,需要其有充分的镇痛效果和良好的肌肉松弛。从临床实践来看,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其临床效果明显劣于硬腰联合麻醉,因为硬膜外麻醉无法彻底阻滞盆腔神经丛,在进行手术时可能会出现内脏牵拉反应,增加产妇痛苦。而使用硬腰联合麻醉能有效避免这一缺点,它能充分阻滞盆腔神经丛,减轻内脏牵拉反应[3]。

麻醉诱导至取出胎儿的时间是也是个重要的问题,一般认为在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以少于10 min,或切开子宫至娩出胎儿以少于3 min为宜[4]。在本实验中,由于腰硬联合阻滞肌松优于硬膜外阻滞,新生儿剖出时间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因此,减少了胎儿酸血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中,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较为稳定,在手术开始及胎儿娩出时,产妇心率、血压有所提高,在手术过程中要维持血压平衡,避免因血压过低而造成胎儿发生低氧血症。在局部麻醉中加入麻黄碱,能有效维持血压的平衡,因其能有效的预防因麻醉后阻滞了交感神经导致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其平缓作用明显。本研究中,观察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胎儿娩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其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推广使用。

[1]罗建伟.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4,35(2):242-244.

[2]王晓琳,王凤群.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9,29(5):44-45.

[3]陈凤珍.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38-239.

[4]刘新伟,Megea P.84例全麻剖宫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4):612-614.

R719.8;R614

B

1671-8194(2015)20-0151-02

猜你喜欢

娩出牵拉硬膜外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