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2015-10-25冯天隆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显著性心肌梗死危险

冯天隆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745600)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冯天隆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745600)

目的 评价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入选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0~45岁,42例),老年组(60~70岁,82例),将两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吸烟、并发疾病、化验指标)危险因素分布、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97.7%比76.6%,P<0.1,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吸烟(52.4%比24.3%,P<0.001)、高胆固醇血症(P<0.01)在中青年与老年患者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高血压、2型糖尿病、三酰甘油在中青年及老年组患者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78.6%)比老年组(25.6%)高,P<0.05。双支以上病变比例(21.4%)比老年组(74.4%)低,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吸烟、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是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轻,短期预后较好。

中青年;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

近年来,临床中青年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身心影响及损害更大,更多地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研究中青年心肌梗死的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转归,对防治中青年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临床资料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2例,30~45岁、平均年龄(41.2±3.3)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1例];老年组[82例,60~70岁、平均年龄(64.3±3.4)岁,其中男性71例、女性11例]。

1.2方法:入院3 d内于空腹12 h后采血,于我院化验室检测血脂(TC、TG)、血糖。危险因素判定标准: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按WHO标准诊断,吸烟为吸烟史3年以上。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男性97.7%比76.6%,P<0.1,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吸烟(52.4%比24.3%,P<0.001)、高胆固醇血症(P<0.01),在中青年与老年患者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高血压、2型糖尿病、三酰甘油在中青年及老年组患者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

2.2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78.6%)比老年组(25.6%)高,P<0.05。双支以上病变比例(21.4%)比老年组(74.4%)低,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低于45岁的中青年冠心病及心肌梗死患病群体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与老年冠心病类似,中青年心肌梗死大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而且中青年冠心病往往具有一个或以上的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但是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中青年冠心病不但具备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而且具有其独特的危险因素,导致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预防、病程、治疗及预后都有所不同。另外,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老年冠心病患者较轻,其病变血管支数较少,进一步决定了该组患者的预后及临床转归较老年组冠心病患者较好。

男性是中青年冠心病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国内一项关于青年冠心病最新大型临床研究显示男性比例占90.9%[1]有研究显示,造成中青年冠心病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的原因,可能是雌激素的保护作用[2]。中青年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责任压力及青年时期接触危险因素多可能也是导致中青年冠心病男性患者比较高的原因[3]。目前认为大多数冠心病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而遗传因素在中青年冠心病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冠心病家族史对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率及发病年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①家族中的群体可能有相同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高钠、高脂饮食摄入等,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在家族中的遗传性;②冠心病家族史对中青年冠心病的作用可能与某些基因相关,有报道称早发冠心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有关[4]。与中青年冠心病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是大量吸烟,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与中青年冠心病联系极其密切,近期一项针对中青年人群吸烟的研究显示,大量吸烟者(>25支/天)AMI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8倍[5]。吸烟作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属于可控的危险因素,不吸烟、早戒烟对中青年预防AMI有重要意义。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脂异常是中青年冠心病的另一危险因素,且发病率较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解代谢缺陷,而导致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此外,家族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使AMI风险增加24倍[6]。

高血压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最近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中青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与严重性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1]。本文章中,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8.4%比74.3%比例明显减低,P<0.01),表明高血压是老年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高血糖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脂质代谢,并可以直接改变细胞壁物理性质,这些都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青年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低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本研究中未发现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但糖尿病对中青年冠心病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有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5年的病死率为65%[7]。中青年心肌梗死临床多表现为突发典型胸痛,多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少,梗死范围局限,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

综上所述,中青年作为心肌梗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临床医师应当注意其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差异,尤其在危险因素、治疗及长期预后方面。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为中青年患者的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为老年患者的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中青年人中,尤其是对具有遗传因素的人群中,控制吸烟、和血脂水平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筛选,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干预动脉硬化的进展,延缓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同时,应在老年人群中强调有效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1]王贺滋,韩雅玲,荆全民,等.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13(4):331-335.

[2]Collins P,Rosano GM,Sarrel PM,et al.17 beta-Estradiol attenuates acetylcholine-induced coronary arterial constriction women but not men with cornory heart disease[J].Circulation,1995,92(1): 24-30.

[3]Tewari S,Kumar S,Kapoor A,et al.Premature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 in North India:an angiography study of 1971patients[J]. India Heart J,2005,57(4):311-318.

[4]陈忠,黄峻,朱铁兵,等.早发冠心病患者同胞及子女血脂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4):150-152.

[5]Oliveira A,Barros H,Maciel MJ,et al.Tobacco smoking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a population-based case -control study[J].Prev Med,2007,44(4):311-316.

[6]Cengel A,Tanindi A.Myocardoal infarction in the young[J].J Postgrad Med,2009,55(4):305-313.

[7]Trzos E,Uznanska B,Rechcinski T,et al.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J].Cardiol J,2009,16(4):307-311.

R542.2+2

B

1671-8194(2015)20-0129-02

猜你喜欢

显著性心肌梗死危险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