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15-10-25杨宏飞米彩卿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低血糖

杨宏飞 米彩卿

(1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医院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100;2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杨宏飞1米彩卿2

(1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医院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100;2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旨在减少不良反应,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方法 将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试验组:在诺和灵30R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16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指数(BMZ)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但联合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目标。试验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则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BMI试验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胃肠道反应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无体质量增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组合,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推广并应用。

西格列汀;诺和灵30R;2型糖尿病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糖尿病作为一大类疾病在迅猛增长,据数据显示[1],目前全球有2.8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达2030年患病总人数将超过4.35亿。不仅如此,其引发的并发症(脑卒中、失明、截肢等)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如何尽早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恢复在控制指标内,减少糖毒作用,恢复和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3]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而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倍受人们关注。现就将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西格列汀+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作简要概括,概括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R;试验组:诺和灵30R+西格列汀。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年龄≥18岁的男性或女性;③6.5 mmol/L≤FPG≤14.3 mmol/L;④6.5%≤HbA1c≤11.0%;⑤BMI>19 kg/m2。排除标准:①已知或可能对诺和灵30R、西格列汀或辅料过敏;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存在急性并发症;④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及胃肠道疾病,胰腺炎;⑤1型糖尿病或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者。

1.2方法: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R起始剂量0.2~0.4 U/(kg·d),每天2次皮下注射,按照1∶1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水平分别调整胰岛素用量,调整时间为2天/次,每次调整1~4 U;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及血糖达标值均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达标标准:空腹血糖(FPG)3.9~7.2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0 mmol/L;FPG<3.9 mmol/L视为低血糖。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2hPG,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定期随访并监测FPG、2hPG、BMI生命体征及低血糖发生率。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情况比较()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PG (mmol/L) 2hPG(mmol/L) HbA1c(%) 低血糖发生率(%) BMI(kg/m2)治疗前20例 10.55±1.50 10.87±1.36 7.75±1.15 4.2±0.5 25.3±2.1对照组 治疗后20例 7.22±1.12* 9.95±1.70* 6.94±0.65* 6.2±0.9* 26.1±1.8*治疗前20例 10.50±1.70 10.72±1.41 7.66±1.20 3.2±0.6    25.4±1.7试验组 治疗后20例 6.40±0.87*△ 8.30±1.10*△ 6.77±0.63*△ 2.9±0.3* 25.5±1.6*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情况比较:治疗16周后,两组FPG、2hPG、HbA1c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后试验组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则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BMI:试验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胰岛用量:疗程结束后,试验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

表2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

组别 例数 胰岛素用量(U)对照组 20 40.19±8.80试验组 20 20.60±6.50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因各种代谢异常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为主要特征,其致病因素为[4-6]:①肌肉和脂肪组织内的葡萄糖摄取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②进行性的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缺乏。③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受损,β细胞释放过多胰高血糖素导致肝脏葡萄糖输出过多。诺和灵30R是生物合成的人工胰岛素,能够很好地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来补充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但却极易引起低血糖、肥胖等不良反应;而在诺和灵30R的基础上配伍西格列汀不仅能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肥胖等不良反应。更由于西格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当DPP-4肽酶活性被抑制时,使血液循环中的内源性活性GLP-1(胰升血糖素样多肽-1)的浓度升高,增加功能性β细胞的数量,从而长期保护或修复处于衰退中的β细胞功能。西格列汀就是这样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来提高活性GLP-1的浓度,从而达到降血糖并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此外,西格列汀还能延缓胃排空,减少患者由于饥饿而不停的进食,不增加体质量。不仅如此,当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会停止,因此极少发生低血糖反应。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组合,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推广并应用。

[1]刘英,江霞,周子宁.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2(14):1741.

[2]潘长玉(泽).Joslin糖尿病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78-744.

[3]李立明.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5):282-285.

[4]Buse JB,Polonsky KS,Burant CF.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 Kronen-berg HM,Melmed S,Polonsky KS,et al.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llth ed.Philadelphia.PA:Saunders,2008:1329-1389.

[5]Del Prato S.Marchetti P.Beta-and alpha-cell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J].Horm Metab Res,2004,36(4):775-781.

[6]Muller WA,Faloona GR,Aguilar-Parada E,et al.Abnormalalphacell function in diabetes;response to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Ingestion[J].N Engl J Med,1970,283(3):109-115.

R587.1

B

1671-8194(2015)20-0095-02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命悬一线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阿格列汀的临床试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