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血脂干预效果

2015-10-25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血脂我院心脏

陈 洁*

(南华大学娄底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南 娄底 417000)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血脂干预效果

陈 洁*

(南华大学娄底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南 娄底 417000)

目的 探讨分析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2例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组成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治疗指南指导的积极治疗,在此基础上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估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进行分组治疗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2组中患者的TG、HDL-C与患者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病死率随着其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上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血脂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生存率及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干预效果明显,在对此类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重视对血脂水平的监测。

血脂水平;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性;效果

本次我院经过对选取的86例患者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测,对比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与心脏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对其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积极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选中的44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机病史等情况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在此基础上完成冠心病患者的确诊工作,然后我院医师对这44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功能等的测定工作,经过研究分析各项检测数据和资料,排出了其他愿意导致患者的心力衰竭,进而将此44例患者确定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观察组的44例患者中有23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70.5±3.6)岁,且这44例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7±1.3)年;另外选取42例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组成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2.7±4.3)岁,且这42例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9±2.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起组成了此次研究的样本[1]。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并给予积极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我院相关医师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了抗心力衰竭方面的治疗,治疗工作完成后,展开了对86例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检测工作,主要的过程如下:

首先在检测前半天嘱咐患者不能进食,然后由主治医师抽取10 mL血置于生化分离管内,并用离心机对患者的空腹血以40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分离,紧接着用医院专用的生化分析仪进行对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的检测,进行2组指标的分析比较[2]。

1.3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16.0统计软件,在对计量资料的表示方面采用()并用t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此次研究中,我院顺利完成了对患者的抽血检测,均有结果,如下:

2.12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根据相关检测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观察组的44例患者的检测指标TC、TG、HDL-C检测值明显低,且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mmol/L,()]

表1 2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mmol/L,()]

组别 例数 TC TG HDC-C对照组 42 44.3±0.9 1.4±0.5 2.1±0.7干预组 46 4.9±1.1 2.0±1.1 2.5±1.3 t 5.689 4.303 6.965

2.2患者预后与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的关系情况:我院在进行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随访了18个月,期间对患者治疗完整。据后续统计显示,出现死亡患者共12例,其余观察组的患者均存活,并且本次研究进行患者血脂检测的过程中发现,TG、HDL-C水平与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相关性,以上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G、HDL-C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病死率会降低,见表2。

表2 患者预后与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的关系情况[mmol/L,()]

表2 患者预后与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的关系情况[mmol/L,()]

组别    TC   TG HDC-C死亡组 4.79±1.18 1.56±1.17 1.05±1.83存活组 4.78±1.23 1.79±1.65 1.18±0.36 t 0.816 9.925 14.089

3 讨 论

作为心肌损伤作为常见的结果,急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中冠心病占据很大的比重,是目前人们面对的主要公共卫生主题。据相关医学统计显示,65%的心力衰竭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随着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止中的运用,在冠心病及其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方面的研究就与血脂水平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3]。

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上来说,患者脂质代谢异常会使患者动脉内粥样脂质物质堆积,并在这种堆积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患者的血管供血愈加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因心脏缺血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后果。在我院进行的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了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42例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组成对照组,并对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脂检测,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86例冠心病患者的TC、TG、HDL-C等指标都发生了变化,这儿也成为了后续研究进行的主要依据,而当前研究对血脂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生存率及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与否及预后效果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基于此,我院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的长效性出发,以此展开了后续的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干预效果的分析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相关医师在为冠心病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冠心病患者中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血脂水平变化检测,并在后续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干预组的44例患者的TC、TG、HDL-C检这些血脂水平相比于对照组的42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其血脂水平明显较低,这一检测分析也论证了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紧接着在后续的研究实施中,我院派专门的医务人员对观察组的4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随访,根据大量的随访资料显示,在患者出院至随访结束这段时间,观察组中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中出现了12例患者死亡的现象,存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32例,我院对其死亡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相关的检测及研究表明患者的病死率随着TG、HDL-C水平的增高而降低的规律,并在后续深入研究中论证了TC水平与患者的病死率没有显著关系的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我院的相关研究及检测,总结出血脂水平的高低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生存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重视血脂水平的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殷淑娟,曹京燕.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5(21):4129-4131.

[2]宋芳,王林.血脂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2(7):675-678.

[3]金培印.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同血脂水平相关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3):192-193.

R541.6+1

B

1671-8194(2015)20-0076-02

猜你喜欢

血脂我院心脏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心脏
你了解“血脂”吗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